分享更多
字体:

巴格达十连炸致两百余人伤亡 政坛内斗迹象初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07: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22日发生连环爆炸,涉及全市10多个城区。目前已至少造成63人死亡,180多人受伤。此次爆炸事件时机微妙:最后一批驻伊美军18日撤离;围绕涉嫌参与恐怖活动的副总统哈希米,伊拉克政坛内斗迹象初现。

   爆炸涉及十个城区

  22日上午在巴格达发生10多起爆炸,至少63人死亡,180多人受伤。由于部分人伤势严重,死亡人数还可能增加。

  按照巴格达警方和医疗人员披露的信息,当天最严重的一起爆炸发生在繁华商业区凯拉代区,一名自杀式袭击者驾驶救护车,在一座政府建筑旁引爆,造成10多人死亡。

  爆炸激起一大片尘云,炸碎的救护车碎片飞入附近一所幼儿园。

  “我们先是听到汽车行进的声音,然后是刹车声。我们楼里几乎所有的窗户和门都震坏了,楼里满是黑烟。”当地居民塔里克说。

  另一起爆炸发生在巴格达西南部阿迈勒社区,袭击似乎针对奔赴先前爆炸地的救援人员。两枚炸弹爆炸,至少7人死亡,21人受伤。

  在巴格达南部什叶派聚居区杜拉,一枚汽车炸弹致死1人,致伤6人。

  爆炸还涉及巴格达中部阿拉维、北部沙阿卜和舒拉地区。逊尼派聚居区阿宰米耶附近遭路边炸弹袭击,1人死亡,5人受伤。

   精心策划等待时机

  卫生部官员和警方人员说,当天连环爆炸袭击方式包括汽车炸弹、路边炸弹和自杀式爆炸,涉及10多个城区,大部分为什叶派聚居区,逊尼派聚居区也有波及。

  没有组织立即宣布对这次的爆炸事件负责。

  美联社分析,这次袭击看起来事先经过策划和协调,以多个地点为目标,按照策划和实施能力猜测,袭击者可能来自活动在伊拉克的“基地”组织。

  伊拉克“基地”分支已经受到重创,但军事分析师普遍认为,现有“基地”势力仍能策划和发动死亡袭击。

  伊内政部官员认为,在如此接近的时间点,动用如此多的爆炸物和武器,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准备。由此可以判断,袭击者早有安排,一直在等待时机。

   政治内斗安全大敌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22日发表声明说,连环爆炸袭击背后存在“政治动机”,“如此罪行的时机和地点体现政治特征。”

  他认为,袭击者在公众场合对无辜民众发动袭击,意在破坏国家政治进程,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但他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政治势力可能是策划袭击的幕后力量。

  近来,马利基与其主要对立政治阵营、逊尼派主导的“伊拉克名单”之间的矛盾有所激化。伊拉克最高司法机构最高法律委员会本月19日对属于“伊拉克名单”的副总统哈希米发出逮捕令,罪名是涉嫌参与恐怖活动。哈希米否认指控。称有关罪名由他的政敌、什叶派领导人马利基捏造,有政治动机。

  作为回应,属于“伊拉克名单”的逊尼派议员和内阁部长在议会和政府开展抗议活动。马利基21日号召各派政治力量开会协商解决争端,逊尼派阵营予以拒绝。

  爆炸案件尚在调查中。伊拉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波可称为“浪潮式袭击”的暴力活动表明,仅靠安全部队的严防死守,不足以维持伊拉克稳定。知名观察家、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阿梅里说:“目前伊拉克安全的最大敌人并非恐怖分子,而是政治内斗和教派、种族仇杀。”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