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盟执意收取航空"买路钱" 成本很可能转嫁给乘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07: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欧盟执意收取航空"买路钱"成本很可能转嫁给乘客

  人民图片

  12月22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对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支持欧盟从2012年起将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裁定结果表示失望。国际民航组织有26个理事国已提交正式决议,敦促欧洲采取其他解决方法。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当天表示:“欧洲法院的裁决令人失望。类似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这种单方面、超出管辖区外以及扭曲航空市场的举措并非解决全球航空业碳排放问题之道。各方必须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协调机制下,达成全球性的解决办法。”

  美国起诉被驳回

  欧洲法院21日对美国起诉欧盟征收碳排放税违反国际法规作出判决,判决称欧盟做法既不违反相关国际关税法,也不违反有关领空开放的协议。这意味着从明年1月1日起,欧盟将正式征收航空业碳排放税,几乎所有起飞或降落在欧盟境内的国际空运活动都需要纳入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不论其是否属于欧盟成员国。

  此前,美国航空运输协会、多个美国航空公司、国际航协以及加拿大航空委员会联合起诉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认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违反了《芝加哥公约》禁止对国际航空器征收燃油税的规定。

  代表美国航空业利益的美国航空运输协会表示,该决定使欧盟在其他国家面前处于孤立状态,这样单方面的法律制度将对全球航空企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不良效果。美国航空运输协会发言人史蒂夫·洛特说:“尽管法院已经做出了裁决,但是我们的斗争和反抗不会结束。”美国航空企业表示,欧盟正站在全球其他国家航空企业的对立面。

  但是从欧洲法院的判决中可以看出,美国的一切努力都难挡欧盟开征碳税的决心。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公开表示,欧盟希望美国航空企业能尊重欧盟关于征收碳税的这样一份“十分清晰明朗”的法律规定。

  成本很可能转嫁给乘客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在一份行业报告中评估,美国三大航空企业可能因欧盟碳税遭受较严重损失,因为其全球总收入的1/5都是来往欧盟地区的航班。国际航协也预计,2012年初始征收碳排放税成本为9亿欧元,2020年将上涨到28亿欧元。这项预测是基于2012年碳排放配额价格为每吨13欧元,2020年上涨到每吨20欧元做出的,而从长远来看,成本将会更高。

  彭博社的报道认为,虽然欧盟一再强调会限制机票涨幅,但部分税收将很有可能转嫁到乘客身上。不过,据彭博社新能源金融分析师预计,由于受到众多政治压力的干预,此次裁决可能并不会立即提高欧盟的碳税收入。

  需要全球解决方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2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反对欧方强行实施单方面立法的做法,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并通过双边渠道向欧盟表达了我们的立场和关切。希望欧方慎重行事,以积极务实的态度,与包括中方在内的有关方面妥善协商处理此事。

  印度已指示其航空公司拒绝加入这一体系,至少有43个国家已公开反对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有分析认为,更多的法律挑战和诉讼可能接踵而至。

  对此,国际航协认为,虽然欧洲法院的裁定结果给予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法律支持,然而由于在全球范围内遭到多个国家的反对,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能否顺利实施,仍取决于非欧盟国家是否能从法律和政治上接受这一体系。

  汤彦麟指出,航空运输业承诺,到2020年,全球燃油效率将每年提高1.5%,2020年实现碳中和增长,至2050年,碳排放规模将在2005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一半。“一个基于经济措施的全球框架是我们为达成这一目标所需采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欧盟试图进行区域外管制,导致各国相互博弈,我们将无法达成一个全球性解决办法”。他认为,欧盟应当与其他国家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协调下达成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雷蒙得·本杰明表示,国际民航组织将在明年为全球碳交易市场制定统一新规则,世界银行将协助管理世界最大的50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市场,而这一体系将在2014年或2015年取代欧盟的相关规定。

  点评

  张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欧盟“一意孤行”征收碳排放税,实际上是欧洲发展低碳产业和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策略。所有在欧盟境内机场起飞或降落的航班全程排放二氧化碳都将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中国各大航空公司均会为欧盟的这一“新政”额外支付税费,从而导致航空运输成本的增加和航空业全球竞争力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欧盟在航空业开征碳排放税,开启了未来其在各个高碳排放领域征收碳税的先例。接下来欧盟必然会为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制定和派生出一系列新的规则和制度,从而严重冲击相关的碳排放行业和企业。

  中国应重视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各项规则的制定,由于欧盟在低碳技术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在该领域欧盟倡导和制定的任何规则,均有可能成为全球规则,这些规则可能会对中国利用低碳技术和发展绿色经济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构成新的低碳贸易保护。中国应深入调研,并尽快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法规与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