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瑞典: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15: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慢慢长夜的冬季,我们在思考;阳光明媚的夏天,我们将思考变成产品。”这是瑞典人在解释为何创新实力全球领先时挂在嘴边的“调侃”。

  作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之一,瑞典积极鼓励年轻人对科学技术保持持续的兴趣。“创新,从娃娃抓起”,在瑞典不是一句空话。

  创新成为生存战略

  相对人口规模而言,瑞典是世界上注册专利和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之一。摄氏温度计、螺旋桨、利乐包、滚珠轴承、安全扳手、蓝牙技术、心脏起搏器、儿童安全椅、地铁免费报纸、网络免费电话Skype……种种耳熟能详的技术发明和商业模式,都来自这个国家的创新驱动。

  创新,被视为瑞典的生存战略。数据显示,瑞典是在研发领域投入公共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约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

  除了资金方面的投入外,瑞典的创新教育也自成一体,贯穿于幼儿园、青少年、大学等各个时期,并不乏对社会公众的创新意识培育。

  “灵感教育”激发潜能

  安娜·卡琳是“灵感教育”项目的负责人,在她看来,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的今日,年轻人有很多选择;如何引领他们认识科学之美,为未来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已成为全新课题。

  “灵感教育”主要针对6至12岁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中的废品带进课堂,拆解后重新组装成新东西,思考还能做成什么,突破常规,激发学习潜能。至今,瑞典拥有“灵感教育”资质的教师已达1700多人,遍及700多所学校。

  “灵感教育”的方法也很独特。譬如说,把孩子送到老人院或残疾人协会,让孩子与老人或残疾人充分交谈、沟通,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和疾苦,然后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小发明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仅一年,与该项目合作的残疾人协会就获得了2000多个好主意。

  创意发明改变生活

  自1979年开始、每3年一届的“新发明竞赛”则锁定12岁至15周岁的学生,鼓励他们寻找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将一次次的“异想天开”变为“实用产品”。

  “新发明竞赛”项目负责人丽贝卡·科林说,比赛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用创意改变生活。

  譬如,在最近一届的获奖作品中,有孩子设计了可拆卸的双层超市购物推车,方便食物、化学清洁产品分类摆放;有学生设计了带有荧光标志的人行道提示系统,行人经过时,频频闪亮的荧光灯将提醒来往车辆;还有学生设计的自行车防盗锁,可以将车把手折叠锁入……

  小姑娘安娜看到,有时候饮用水池太浅,运动者无法给水壶灌水,于是想到在普通水壶中间开口,安个盖子。这款水壶成功申请专利,成为当地运动商店的热卖新品。虽然并不涉及高深技术,却让学生看到创意对生活的改变。

  鼓励学生科技创业

  如何鼓励大学生科技创业?斯德哥尔摩科学基金会有一套“实战训练模式”,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新兵训练营”。

  斯德哥尔摩科学城由包括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皇家理工学院在内的著名高校和750多家相关企业组成。产学研一体的氛围让不少学生有了创业的想法,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如何开展市场调查,如何表达商业计划说服投资人,仍是“两眼一抹黑”。“新兵训练营”旨在帮助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学会“下海”。

  创新不仅仅是基础科学中的重大发现,更是能够转变为实业、利润的新点子、新技术。

  “新兵训练营”通过高强度训练,为创业者配备好畅游大海的“装备”。每天12个小时,16位来自金融、市场经营、法律等领域的专家给16名创业“新兵”轮番上课。在最后一天,创业者需要将自己的商业计划“一对一”地介绍给投资者,说服他们投资。在这样的高强度“训练营”中,很多人感到疲惫但受益匪浅。

  瑞典创新局工作人员让·桑德瑞德表示:“全世界都有聪明人,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大量投入,我们必须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

  本报记者薛慧卿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