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拧干新年音乐会的水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00:5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对普通听众而言,如何在“维也纳”、“施特劳斯”、“皇家”等迷惑人心的排列组合中辨清真伪,如何在密集的新年音乐会中拧干水分选择值得聆听的场次,才是最重要的

  吴丹 钱梦妮

  每逢年底,以新年为招牌的各类音乐会总是蜂拥而至,泛滥演出市场。去年此时,京广沪三地的新年音乐会多达40余场,今年,这个数字已成倍增长,并以惊人速度向全国蔓延。

  从2011年12月底至2012年2月初,来自奥地利、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的18支乐团将接踵登陆上海舞台,若算上民乐、戏曲、电影音乐等形式,与新年音乐会挂钩的演出将逾40场次。在北京和广州,每个演出场所都处于高密度周转的频率,两个城市都将分别迎来30多场新年音乐会。与此同时,西宁、徐州、商丘、绵阳、烟台等二三线城市也纷纷在新年音乐会的硝烟中抢占一席之地。

  中国新年演出市场的集体狂热,足可证明中国演出市场的繁荣现状,但对普通听众而言,如何在“维也纳”、“施特劳斯”、“皇家”等迷惑人心的排列组合中辨清真伪,如何在密集的新年音乐会中拧干水分选择值得聆听的场次,才是最重要的。

  让人们不再盲目追捧所谓名团

  早在2004年,部分国内媒体和乐迷就从新年音乐会中发现虚假端倪。一些来自维也纳的所谓名团,不过是由业余音乐爱好者组成的草台班子,当时就有乐迷在报刊上口诛笔伐,质疑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蒙蔽普通中国观众的假团。

  质疑之声持续多年,新年演出市场混乱仍频。2008年,打击乐手李彪去德国演出,听闻当地有一个著名的假冒乐团,年年在外演出,走遍第三世界国家,简直就是一个靠“德国著名乐团”之名来赚取演出费的旅行团。回到中国,李彪跟乐评人唐若甫聊起此事,两人都觉得,有必要动用自身资源,利用民间力量来打击这些招摇撞骗的乐团。至少,要针对外来乐团给中国观众一个清晰有据的背景交代,让人们不再盲目追捧所谓名团。

  于是,“厘米演出前瞻”在六位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独立乐评人的支持下宣告成立。“厘米”是英文Classical Music的缩写,是这些乐评人为古典音乐演出树立质量准绳和标尺的理想,也是每一位观察员面对打假对象毫厘必争的专注。

  从严谨的角度来说,唐若甫认为以“打假”来形容他们的团队努力不够贴切,毕竟每一个乐团到访中国都是手续完备,并通过文化部批准的,“与其说是‘打假’,不如说是拧干乐团的水分。我们重视的是演出的宣传和包装是否与演出内容名实相符,以及乐团名字是否会引起误会。”

  求证一句谎话,远比说一句谎话困难得多。为拆穿各种浮夸宣传中的谎言,唐若甫不惜执着于做一个遭人厌恶的管闲事分子。这其中,屡次来华的“维也纳管弦乐团”是他“打假”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例子。

  在演出商的宣传中,“维也纳管弦乐团”成立于1978年,并于2005年与2009年两度访华。唐若甫在访问奥地利期间,特地到当地内政部查询注册证公示信息,发现这支乐团的成立日期为2009年8月。也就是说,该团两次到访中国时,均是没有注册的“假团”。

  “维也纳就像一个商标,和遍布全国的‘成都小吃’是一个道理。而且匈牙利原本同奥地利难解难分,也造成许多曾经跟过大音乐家的演奏者出来独自创办‘嫡系’乐团。”唐若甫说,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眼法,他发现过很多,比如2008年的“柏林国家交响乐团”,2009年的“维也纳交响乐团”、“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以及2010年的“汉堡交响乐团”和“柏林交响乐团”等,均暴露出外来演出团体在审批手续上的漏洞。

  “厘米演出前瞻”的存在对演出商而言并非好事,唐若甫甚至因为曝光一个假团而遭到威胁。2009年年底,一场主流媒体报道的新年音乐会,因被“厘米演出前瞻”发现有虚假信息,遭到包场企业的退票。“这家公司开始说要起诉我们,后来发现对簿公堂反而无利于他们,只得退出音乐会市场,转向芭蕾。”唐若甫认为,这证明了民间的打假力量可以发出声音,注水的“牛肉”亦可以缩水现出原形。

  “厘米演出前瞻”的观察员之一是来自台湾地区的媒体记者林采韵,她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古典音乐演出市场同样经历过像大陆这样的混乱过程,“当演出市场逐渐成熟之后,一切便会自然去伪存真、优胜劣汰,现在的台湾演出市场就十分规范有序,观众也有自己的判断力。”

  唐若甫相信,“厘米演出前瞻”对演出市场是一种推动作用,“帮助观众们更好地培养起完整优良的鉴赏力,同时也促进文化演出市场的不断规范化、成熟化。”

  打破“圆舞曲”限制

  在今年即将到访中国的十几个国际乐团中,唐若甫比较推崇的是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这支乐团既充满维也纳纯正血统又积极展现全方位的维也纳之声,是维也纳音乐传统的捍卫者和革新者。”奥地利驻沪总领事Michael Heinz也坦言,他很难从专业角度判断今年访华的哪个团更好,“但我能保证,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是最正统的。”

  作为奥地利联邦政府唯一的国家级交响乐团,也是奥地利第三大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将于2011年12月29日首度访沪,并于2012年1月3日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这支乐团很少在新年档期赴国外演出,此次中国行是为中奥两国建交40周年的庆祝活动而来。作为奥方文化大使,乐团将巡演北京、上海、重庆,中国驻奥使馆也在演出前夕发来贺信。

  由于最早引进新年音乐会时总以圆舞曲为主,于是人们常有“只有圆舞曲,维也纳、施特劳斯才是新年音乐会”的既定心理。但实际上,许多欧洲国家的名团并非以圆舞曲为新年曲目,比如柏林爱乐乐团的除夕音乐会就每年以一个国家的音乐为主题、上演严肃曲目著称。

  今年访华的诸多乐团,也逐步打破“圆舞曲”、“施特劳斯”的一成不变,最大限度地上演各种适合新年气氛的曲目,为新年音乐会制造不同的情绪与风格。

  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此番献演的曲目看似轻松诙谐,其实更是从历史角度全面书写维也纳音乐传统原汁原味的一面——先从师承海顿的莫扎特开场,其次是舒伯特最后一部管弦乐作品《未完成交响曲》,而库尔特·施韦特斯克的《维也纳编年史1848》则体现着奥地利现代音乐的风格。

  来自贝多芬故乡的德国波恩贝多芬交响乐团,则承袭了德国乐团节庆专场演绎严肃作品的传统,将在京沪两地分别带来贝多芬交响曲,并第一次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舞台上演出贝多芬《三重奏协奏曲》。

  当然,想听纯正维也纳新年之声的观众,也可按照传统习惯,选择最保险的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自2004年上海音乐厅平移以来,该团已连续第八次作为新年特邀嘉宾献演音乐厅,演出场次共计32场,累计观众逾4万人次。这支身着红色大礼服、白色长裤的传统乐团,将把施特劳斯王朝的经典名曲以华丽热烈的形式带到你眼前,让你在熟悉而轻松的氛围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