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增长最强劲的国家,股市却熊冠全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10: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世界最强大国家的主要标志。成熟国家资本市场不崩盘,就不会出现致命危机。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的演变尽管险象环生,但是美欧的资本市场依然稳定。尤其是美国,不仅资本市场供给水平仍在这两次危机发生前的点位附近徘徊,而且依然保有对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所以,美国人面对两次危机却自信不失。

  反观没受2008年和2011年这两场世界性危机太大影响的中国,资本市场却陷入了持续的低迷。事实上,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国没有重大影响,我国的出口即便在危机时期也依然保持持续增长。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也相当不错,成长性仍维持在9%以上,是世界上增长力最强劲的国家。然而中国的股市却是一塌糊涂,可谓“熊冠全球”。

  国际环境、宏观经济形势、上市公司质量和相关政策是影响股市的四个主要因素。要找出中国股市“熊冠全球”的病因,就必须从这四个因素入手,详加分析。

  第一,从国际环境看,两次危机对中国而言不是灾难而是机遇。很多人把中国股市下跌归结于国际环境的不景气,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自2008年以来的两场危机对中国并无太大影响。从金融系统看,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其银行、货币与资本市场体系都环环相连。但中国不在其中,我国的银行、货币和资本市场体系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

  因此,这两场国际危机对中国而言绝非灾难而是机遇,将股市不振归因于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财政主权债务危机,更像是掩盖我们工作失误的说辞而已。

  第二,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并没有随着两场国际危机的发生而改变。正是在这两场危机中,中国的GDP突破40万亿,位居世界第二。GDP增速也始终保持在9%以上,是主要发达国家的5倍之多。中国的财政收入持续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截止到今年11月底,我国已实现财政收入9.73万亿,超过去年全年的8.3万亿,今年全年收入达到10万亿以上已成定局。当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全部超过警戒线时,中国的赤字只有8000亿,占GDP的0.5%。2011年中国的赤字预算为9000亿,可10月底的财政盈余居然达到1.33万亿;而此时,美国两党却在为未来十年减赤1.2万亿美金闹得不可开交。欧美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已普遍接近或超过100%,远超60%的警戒线。而我国中央政府的6.7万亿债务和地方政府的10.7万亿债务加总,债务率也不过44%。

  第三,从上市公司的质量看,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2008年以来持续向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不断提高。尽管2011年各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所有放缓,但依然呈现向上的态势,具有相当的投资价值。而且,目前中国上证指数整体市盈率不足15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票的市盈率甚至久久徘徊于7倍左右。对目前经济蓬勃向好的中国来说,这样的市盈率远远谈不上高,这样的上市公司所支撑的股市,即使不“牛气冲天”,也绝不应该“熊冠全球”。股市的持续低迷,实在难以怪罪到上市公司质量的头上。

  第四,监管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才是造成股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既然以上因素都无法解释股市的不振,政策的影响自然就是股市持续下跌的唯一合理解释。事实上,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监管政策的制度性缺陷都会对股市造成极大影响,但人们普遍能够看到货币政策不稳定对股市的扰动,却往往忽视了监管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才是导致股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不对股市监管进行制度性反思,中国股市就永无抬头之日。

  (来源: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刘纪鹏/文)

  上证综指再失2200点

  本周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告别短暂反弹,双双回复调整。上证综指再度失守2200点整数位,深证成指则出现1%以上的跌幅。与此同时,两市成交大幅萎缩至720亿元附近。

  当日沪深股市双双低开。上证综指开盘就跌破了2200点。早盘沪指下探2186.07点后震荡上行,一度翻红并触及2213.45点的全天高点。此后沪指掉头下行,尾盘收报2190.11点,较前一交易日跌14.67点,跌幅为0.67%。

  深证成指收报8876.19点,跌100.33点,跌幅为1.12%。

  在前一交易日基础上,沪深两市成交继续萎缩,分别为364亿元和358亿元,总量降至720亿元左右的“地量”水平。大部分行业板块告跌。传媒教育、机械制造、酿酒造酒、综合类等板块跌幅居前。

  (记者潘清)据新华社上海12月26日专电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