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澳为抗日保国"弃英投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14:1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日前与澳大利亚签署协议,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这将促进美澳军事同盟,使双方军事合作持续升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是近 70年前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迫在眉睫的入侵威胁让身为英联邦国家的澳大利亚不得不放弃母国英国,选择投靠美国,最终形成美澳军事同盟这一当今的美国“亚太战略之锚”。

   澳大利亚对英国“倾囊相助”,英国却“无以为报”

  20世纪初,澳大利亚由英国的殖民地变成英联邦中的独立国家,但澳大利亚人大部分都是英国人的后裔,他们在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感情上都同英国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澳大利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以示对“宗主国”的支持。就在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当天,澳大利亚政府也决定对德宣战,随后全国进入了战争动员状态。澳大利亚成为当时仅有的两个对德宣战的非欧洲国家之一(另一个是新西兰)。二战爆发初期,为支持英国与德国作战,澳大利亚将主要军事力量投入到欧洲和中东的战场。

  但在太平洋,澳大利亚本土却越来越受到野心勃勃的日本的威胁。1940 年日本近卫内阁出台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该计划不仅要吞并朝鲜半岛和中国,而且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诸岛都囊括了进来。即使在这样的情况F,澳大利亚仍选择跟随英国,他们相信大英帝国会保护自身的安全。英国政府也向澳大利亚信誓旦旦地保证, “如果日本硬要大举进犯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保证除了维持英国本岛的防御和给养之外,将不顾地中海地区的损失并牺牲‘切利益,及时调派一支舰队支援澳大利亚、新西兰”。

  但英国的保证在日军的进攻下显得苍白无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战场上步步得手。1941年12月10日,被称为“不沉之舰”的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却敌”号战列巡洋舰在马来西亚附近被日军炸沉,英国将其看作是“对远东舰队的毁灭性打击”。

  此后日军攻势更不可挡,三个月内便占领菲律宾的大部、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区。1942年2月,原本预计可坚守半年的新加坡被攻陷,这里的英军仅抵抗了10天就宣布投降,驻守此地的澳军第八师伤亡3000余人,被俘1.5万人,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更让澳大利亚恐惧的是,战火终于烧到澳本土,1942年2月19日日军空袭澳洲北部的门户重镇——达尔文市。

  (责任编辑:袁志丽)

  

  面临亚洲“黄祸”威胁,澳大利亚“弃英投美”

  日本人打到家门口,使澳大利亚政府和人民十分恐慌。澳大利亚自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就推行“白澳政策”,澳大利亚的欧裔白种人自认为血统高贵,并且澳大利亚应该是由“纯净”的欧洲白种人来统治,因而一直以来澳洲白人就歧视其他种族的人,特别是亚洲的黄种人,在移民、就业、通婚等多方面对其加以限制。但在日军炮火下,白人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英国在欧亚非三大洲的战场上节节败退、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力量向澳大利亚提供保护。日军的飞机、大炮和潜艇就摆在澳大利亚家门口,日本政府甚至向澳大利亚政府招降,让澳大利亚从白人至上的优越感,跌入到对“黄祸”的恐惧中。

  空前的外来威胁和孤立无援的境地使澳大利亚明白,英国在太平洋的实力已不足以保护自身安全。为保卫国家安全,澳大利亚决定与美国结盟,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

  澳大利亚做出这样的决定,除了当时美国实力强大外,澳大利亚在历史上与美国也颇有渊源。美国独立战争曾间接促成澳大利亚殖民地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国失去流放罪犯的北美领地,伦敦政府建议在库克船长新发现的澳洲新南威尔士建立罪犯流放地。 1788年1月,英国舰队抵达澳洲植物湾,该舰队一千多人中超过七百人是罪犯,从此澳大利亚罪犯流放地正式建立。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说乔治 华盛顿可称作美国的国父,他肯定也能算是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继父”。同时美澳两国在独立之后都继承英国殖民者带来的文化遗产,奉行相同的价值观,具有相通的社会情感。

  1941年12月27日,澳总理柯廷发表新年咨文,公开表明澳大利亚决心与美国结盟来维护自身独立地位的态度。他说: “我毫无保留地指出,澳大利亚指望着美国,但这对我们和联合王国的传统关系丝毫也没有损害。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可能垮掉,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来拟定一个以美国为基石的计划,它将使我们有信心坚持下去,直至战争的形势转变到对敌人不利的时刻”。

   为联美抗日,澳大利亚只能“忍辱负重”

  1942年3月,驻防菲律宾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被日本击败后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登陆。为加强澳美合作,澳大利亚政府主动要求美国将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设立在澳大利亚。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命令麦克阿瑟就澳美达成抗日军事联盟与澳方谈判。经过磋商,双方决定建立美澳联合司令部,并将该部大本营设在墨尔本,麦克阿瑟被任命为总指挥官。

  澳大利亚政府很快将国家防御武装置于麦克阿瑟的统帅之下,并许诺“澳大利亚政府和人民尽其所能地给他提供一切援助,去实现行动准则赋予他的目标”。为此,澳政府全力以赴地支持美军,为美军提供口粮、生活用品、建筑材料、机场、港口、铁路、医院、仓库和民工等,可谓尽其所有,倾囊相授。甚至对于麦克阿瑟桀骜不驯、嚣张跋扈的行为,澳政府也尽力忍让。麦克阿瑟在没有和澳方副司令商量的情况下,把澳军调往日军防守严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岛屿打硬仗,而将美军派去捏软柿子。他甚至不让柯廷过问澳军的行动。澳军对此忍无可忍,1942年11月 26日,约三四千名澳军士兵包围了美军设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生活物资仓库,与美军发生冲突,澳军一名士兵被打死,约 20人受伤,美军多名宪兵死伤。这一事件被称为“布里斯班战斗”。同月,美澳士兵还在布里斯班市的其他地方多次大打出手,其中一个晚上竟发生20多次斗殴。但澳大利亚政府出于抗日大局考虑,禁止新闻媒体报道。柯廷为保证与美澳联合抗日的成功,也尽量与麦克阿瑟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总之,澳大利亚不再把自身的安全与英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而是将美国看成可靠的保护伞,形成了在太平洋战场上澳美联合抗击日本的态势,最终赢得战争,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也成为之后数十年美澳同盟的基石。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