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发改委解读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由市场说了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7: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国为什么要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改革目标是什么?如何推进?对百姓会有何影响?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当前天然气价格监管难度增大,消费需求难以影响价格

  问:为什么要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答: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2005年以来,国家依据弥补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3次调整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对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天然气生产和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价格形成机制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一是供气方式趋于复杂。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多条管道相继投产,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初步形成,供气方式逐步由单气源、单管道转变为多气源、多路径、网络化供应。终端用户难以区分天然气来源和流向,再按现行机制分别制定出厂和管输价格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价格监管的难度增大。

  二是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天然气需求增长很快,而国内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2006年我国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攀升,进口天然气价格也不断上涨,形成国产气价格低、进口气价格高的格局。进口气价格按照国产气价格执行,造成企业进口气业务巨额亏损,不利于调动经营者进口天然气积极性。同时,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又放大了不合理需求,一些地方盲目上马天然气加工项目。

  三是约束企业成本的要求逐步增强。现行的“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使价格主要依据成本变化而调整,难以反映消费需求对价格的制约。

  新机制有利于经营者增加生产,引导消费者节约用气

  问: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是什么?

  答: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但由于目前天然气管理和经营体制没有根本改革,市场体系尚不健全,近期拟通过“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法,即模拟市场的办法,以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价格为基础,折算相应的天然气价格。

  新机制逐步建立后,将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营者增加生产、扩大进口,引导消费者合理用气、节约用气。

  试点地区是新兴天然气市场,气源更接近国际市场

  问:为什么选择广东、广西开展试点?改革什么时候向全国推广?

  答:选择广东、广西进行试点,主要考虑这两个地方是新兴的天然气市场,目前没有国产陆上管道天然气供应,气源更加接近国际市场。而且按照新机制测算,两省(区)最高门站价格分别为每千立方米2740元和2570元,虽然高于目前广东进口的澳大利亚天然气价格,但较大幅度低于其他气源价格,价格具有比较优势,总体上不会增加用户负担。

  为稳妥起见,推进价格改革将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到位,先试点后推广的渐进式方式。我们将认真总结广东、广西的改革经验,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

  试点总体不会增加居民用气负担

  问:这次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对居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试点总体不会增加居民用气负担。同时,为减少改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国家还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省内管网和配气环节价格的监管。严格控制省内天然气管网加价,引导天然气直供,减少中间环节,减轻用气企业和居民负担。二是鼓励地方积极探索阶梯气价政策,研究对低收入居民实行相对较低价格,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三是要求各地逐步完善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等各项保障制度。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