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敲“警钟” 小盘股难逃价值回归之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8:23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在沪深两市系统风险释放的过程中,小盘股终踏上价值“回归”之旅,而这种小盘股相较于大盘股非理性的市值溢价逐渐下行,或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2011年A股“熊出没”,个股惨遭“腰斩”甚至“胸斩”者不计其数。其中,最令投资者受伤的或许是此前频遭资金爆炒的小盘股,随着“戴维斯双杀”威力的显现,估值水分颇多的小盘股在2011年遭遇到了“滑铁卢”。这从申万小盘股相对大盘股估值溢价指数的破位下行可见一斑。在沪深两市系统风险释放的过程中,小盘股终踏上价值“回归”之旅,而这种小盘股相较于大盘股非理性的市值溢价逐渐下行,或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估值溢价指数构建“M头”

  对A股投资者而言,2011年无疑是苦涩的一年。在“黑天鹅”掠影重重之下,A股踏上了漫漫“熊途”。与2010年年末众多券商对2011年市场趋势预测的“先抑后扬”截然不同,上半年的A股竟然是为数不多的亮点,沪综指3067点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铁顶”。

  从个股年内表现来看,跌幅居前的个股多为中小盘与创业板个股。其中,隶属中小板的汉王科技下跌了71.61%,惨遭胸斩,位居跌幅榜榜首,隶属创业板的万邦达累计下跌69.30%,荣膺“榜眼”。从市场指数来看,截至27日,创业板指数与中小板综指年内分别下跌36.08%与35.21%,而代表权重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则年内下跌26.32%,跌幅相对较小。理论上,小盘股的Beta值相对较高,其股价波动性更加剧烈,当市场遇到系统性风险时,其下跌幅度理应更大。因此,仅从分类指数下行幅度的差异并不能轻易得出市场风格从小盘股转向大盘股的结论。

  因此,小盘股与大盘股估值水平的变化趋势,或更能反映出市场风格的转换节奏。在某种程度上,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高估值溢价是近年来A股所独有的特点。在成熟市场中,决定个股估值高低的并非是市值大小,而是业绩增速。但是在A股中,市值相对较小的小盘股较大盘股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却已成为一种“共识”。投资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小盘股的成长性远强于蓝筹股,其未来的上升潜力巨大,却忽视了小盘股上市公司业绩波动性较蓝筹公司更强,抵御风险能力更弱的事实。换言之,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高估值溢价人为地忽视或低估了风险溢价因素。

  从目前的市场估值水平来看,创业板与中小板市盈率(TTM整体法)分别为35.96倍和25.59倍,均处于历史低位,不过,沪深300的整体市盈率却降至了10.09倍的水平。总体而言,创业板与中小板的估值已回归至相对合理水平,且板块内不乏被“错杀”的优质个股,不过,在沪深300仅为10倍的估值水平面前,显然创业板与中小板的“挤泡沫”之旅尚未完结。

  具体到申万小盘股相对大盘股估值溢价指数的趋势来看,2011年溢价指数曾经在三个阶段突破200%的警戒线,分别是2011年年初、2-3月份以及8月中下旬,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一顶比一顶低的“M头”形态。12月下旬,估值溢价指数更是呈现明显破位下跌的特征。截至12月27日,溢价指数已降至了157.13%的年内低位。从技术角度而言,“M头”形态的建立或意味着小盘股相对大盘股估值溢价指数下行趋势在未来仍将延续。

  主题投资贯彻始终

  回顾2011年出现的投资机会,在趋势性机会寥寥的情况下,主题投资几乎贯彻始终。从年初的水利建设、高铁投资、石墨烯概念到下半年的“十二五”规划热潮,再到年末的文化传媒板块,均造就了一批弱市牛股。抛开重组股,广电信息、安纳达、拓尔思、迪康药业等个股涨幅均在50%以上。

  即使是受制于紧缩政策抑制的周期性行业,年中也不乏阶段性投资机会。如水泥股中的塔牌集团、银行股中的兴业银行等。不过,总体来看,2011年的投资风险远大于投资机遇,一些强势股在年终补跌的态势非常显著。如近一年来表现相对坚挺的食品饮料行业个股,近几个交易日跌幅显著大于股指。而部分投资者追逐主题投资或者概念投资总是陷入追涨杀跌的窘境,纵使曾经持有过强势股,也往往难逃“坐电梯”的命运,难以避免最终被套或割肉的结局。

  展望2012年,在经济增速下行、货币政策难以大幅放松以及外围经济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A股或难现明显的趋势性机会。挖掘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股或仍是主流资金的重要操作方向,因此,来年的主题投资仍具有一定的土壤。不过,在经过2011年价值回归的洗礼之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加深。预计创业板与中小板内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个股风险要远大于机遇。对创业板与中小板而言,或存在阶段性超跌反弹的机会,但中长期价值回归之旅仍将延续。(记者曹阳)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