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揽储冲刺 高收益理财品盯准“大客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8:41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为冲刺年末揽储任务,各家银行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推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目标重点盯准上市公司等“大客户”。在当前眼花缭乱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近期几家银行推出的与SHIBOR挂钩的理财产品备受追捧。

  12月底,季末又是年末,为冲刺年末揽储任务,各家银行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推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目标重点盯准上市公司等“大客户”。

  12月27日,上市公司漫步者发布公告称,公司于本月23日与兴业银行东莞分行签订协议,购买该行万利宝票据型理财产品5000万元,期限为3个月。这也是自今年6月以来,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第9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无独有偶。同日,上市公司兆驰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总额度为1亿元。其购买的理财产品为杭州银行推出的“幸福99”的11期银行理财计划,理财期限为354天,固定收益率为8%。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都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一方面上市公司可获得比存款收益更高的回报,另一方面银行也能减少揽储压力,为来年放贷冲量打基础,而这些大客户,也成为银行揽储重点争夺的对象。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在中部某省,一家股份制银行为应付年内存贷比考核,对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客户,可享受“特殊政策”,比如对于期限比较长的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可以私下减少至几天。

  根据惯例,每年的12月底都是银行一年中吸存最紧张时期,因为年末存贷比将是次年信贷指标分配的重要参考数据,今年吸存的压力要比往年更大,所以近期银行对资金的争夺也更加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以往银行单方面费劲心血四处寻找客户不同,现在一些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也在寻找收益更稳健、流动性更佳的理财产品。

  在今年资本市场持续下跌的情形下,不少股民和基民亏损惨重,加上房地产市场调控,监管层规范民间借贷和非法交易所,这都使得社会上大量逐利资金难觅更佳投资渠道,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稳健性,也成为其当下投资的“避风港”。

  记者发现,在当前眼花缭乱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近期几家银行推出的与SHIBOR挂钩的理财产品备受追捧。

  如北京银行近期推出的一款人民币40天挂钩1个月SHIBOR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期为12月23日至29日,Shibor利率高位运行,也该类产品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除北京银行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也都推出了类似产品。(记者陈俊岭)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