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确立:亚洲成世界中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9: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7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就该机构首次公开发布2011年国际形势总结报告举行记者会,并邀请基金会的专家、前驻外大使就当前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与媒体展开互动。基金会理事长张德广表示,报告体现了基金会集中多家研究单位的智力资源整合优势,以信息丰富、思想浓缩、理性客观为特色,今后每年还将发表年度报告,响亮发出中国智库的声音。
报告从六个方面审视今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乱象丛生彰显世界大势。报告指出,乱象背后,几个趋势在加速发展:美国的主导能力削弱,世界多极化更加明显;与西方颓势相映照,新兴力量继续上升,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的速度加快;各种力量都在进军亚洲,亚洲成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基本确立;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
二,西方陷入多重困境,影响复杂深远。报告认为,西方目前的困境是长期被表面繁荣掩盖的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政府借债度日、国民超前消费、社会两极分化、资本贪婪逐利、党派恶斗、选举至上、民主异化等痼疾经过量化积累的公开爆发。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走到了一个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节点上。但西方的困境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已到尽头,也未改变西强东弱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对其产生的复杂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一是美欧日普遍实行紧缩政策,拖累世界经济;二是美欧通过量化宽松、贸易投资保护等手段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三是一些西方国家采取特别手段转移矛盾,例如发动对利比亚战争;四是西方国家为摆脱困境而进行内外战略与政策调整和采取纠错修复措施,将给世界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三,西亚北非动荡难息,地区孕育重大变革。动荡不仅在阿拉伯地区扩散,且在外力的推波助澜之下有向南亚、中亚外溢的可能。阿拉伯世界进入大动荡、大调整、大变革、寻求适合自己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时期。这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时期,局势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稳定。此外,中东地区的政治生态和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伊斯兰势力明显上升,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发展。崛起的伊斯兰势力即使是温和派,也不可能像被推翻的政府那样配合美国,阿拉伯民族主义矛头首先指向以色列,并冲击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势将削弱。以色列的处境更加孤立。伊朗影响上升,西方竭力打压,由此引发的事态将对地区乃至世界带来重要影响。
四,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来势汹汹,其实难至。报告指出,美战略重心东移是在其综合国力和主导能力下滑的背景下对亚洲崛起作出的被动式反应,其称霸亚太的战略不会顺利实施,目标难以实现。一是美国国内问题缠身,无力大量投入;二是从阿富汗、伊拉克完全脱身不易;三是中国对地区国家的经济影响美国无法取代,东盟国家担心其主导地位被美取代;四是美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的同时也视中国为主要合作伙伴,美国不能与中国全面对抗。
五,俄罗斯复兴势头增强,其作用不可小视。俄作出梅、普换位执政的决断,进一步强化普京的主导地位,为俄今后若干年国家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12月初杜马选举后的抗议活动对普京的支持率会有一些影响,但无法阻止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预计普京重新主政后将继续推行强国战略,适当放权,扩大民主,确保政治稳定。经济上将坚持以能源为重心,推进渐进式改革,逐步实现再工业化,同时吸取梅德韦杰夫现代化战略的合理成分,注重创新,俄罗斯的振兴进程势将加快。此外,俄主导独联体的势头增强,推进独联体地区一体化是既定目标。俄加入东亚峰会等举动彰显俄积极参与亚太竞争的战略取向。俄与美、西方矛盾斗争不会停息。报告认为,俄综合国力远远超出其经济排名,是世界上除中、美以外唯一能够独立发挥作用的大国。小视甚至忽视俄的作用会犯战略性错误。
六,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坚持和平发展不动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招到更多嫉妒、疑虑和防范。世界乱象使中国的能源安全、金融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向我转嫁危机,利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劳工待遇等提高我发展成本,削弱我国的竞争力。南海问题由于美国插手更加复杂难解。中国的海洋权益受到更多挑战。对于外部势力将其它地区的动乱引向东方,破坏我国社会稳定的企图,必须保持警惕。来自外部挑战增多正是中国发展走强、影响扩大、作用提升的反映。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没有根本改变。坚持和平发展不动摇,依然是中国应对世界风云变幻的必由和必胜之路。
(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