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中日不再战"在两国早已深入人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10: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庚欣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日本政府昨天同意大幅放宽基于“武器出口三原则”的禁运政策,日本军事复兴的步伐迈得很明显,更有舆论担心这可能使日本“脱离和平国家理念”。

  然而笔者认为,这充其量只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中日都有重新崛起的内在需要,今后类似的实力竞争还会很多,由历史阴影造成的猜忌将长期存在。要说这几年中日一直吵吵闹闹,但又一直“斗而不破”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两条。第一是双方都以和平反战作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日不再战”在两国早已深入人心。中美(因台湾定位)或日美(因安保定位)之间都有可能动武的因素,中日之间几乎没有这样的隐患。

  野田首相的访华,使暗淡的中日关系出现一丝亮色。金正日去世引发中日有关朝鲜问题的共同关切,加重了两国共识的部分。对于中朝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中国在半岛一贯坚持和平的时代精神与公正的普世价值,日本不仅真心羡慕,而且有意模仿。由于历史、地缘等因素,日本对半岛的认识与利益,与其说靠近美国,不如说更靠近中国。日本在与美国“同唱一首歌”时,也希望与中国“共饮一江水”。尤其金正日去世后,日本更有这种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做桥梁的意愿。

  第二是双方都通过经济合作强化相互依存关系。中国依旧是日本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对华人均贸易额约为每年2300美元,比美国多一倍以上。这不仅仅是财物和金钱的流动,更是人的互动,是两国国民生计相互依存的写照。如果说“和平”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那么,这些经济数据展示的就是中日关系的经济内核。这不是“美国重返亚洲”可以改变的。而且,中日同为美国的最大债主,美元这么贬值,中日联手对付美国才更合常理,更符合市场规律。野田此次访华,中日借鉴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困境的教训,打算尝试“国债互购”,分散外汇储备资产,促进货币国际化,这是符合双边利益的建设性举措。双方这类的合作空间太大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些正常的纠纷,坐失合作良机。

  中日关系一直有“亦敌亦友”两种选择。只不过以往我们双方都是受制于人。时代不同了。中日关系的走向与定位,基本上可以由两国自主选择,美国很难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因为美国和我们同样“亦敌亦友”,它为难的事情可能比我们还要多———这大概就是国际社会和平发展阶段的新特点,由此呼唤国际秩序新的调整。

  当然中日关系是复杂的,民间的温度还比较低,尽管冷的反感比热的敌意要好一点儿。另外,野田访华有关海权的谈判结果未见报道,可见尚未“水到渠成”。中日关系虽并无大碍,但真正好的转圜机会也不多,不时出现的负面消息对中日关系杀伤力仍很大。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我们应该把握这个机会。

  (作者是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