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析:突尼斯革命迎1周年 年轻一代看不到希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11:3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0年岁末,在突尼斯发生了一起失业青年自焚事件,这一事件立即在突尼斯引发了后来被称为“一月革命” 的民众运动,推翻了本·阿里长达23年的独裁统治,并且还在中东地区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民众运动,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或命归黄泉,或身陷囹圄,或亡命海外,或面临垮台。所有这一切不仅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甚至已经对整个世界的政治和外交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年来,突尼斯各界不断对引发这场民众革命的真正原因进行反思和探讨。突尼斯著名经济学家阿卜杜勒一加利勒·贝杜伊最近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突尼斯这场革命是由国家经济脆弱、社会生存条件恶化而引起的,所谓的突尼斯经济奇迹实际上只是想象出的一种假象。”作为一名老记者,且在突尼斯工作了两年多,我对贝杜伊教授的分析深表认同。

  我是2009年11月底到任履新的,之所以选择突尼斯作为我几十年驻外记者生涯的最后一站,是因为几乎所有资料皆称“突尼斯政局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是非洲地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典范”。而我到任后,从官方拿到的第一份材料,就是本·阿里2009年参加总统大选的竞选纲领,上边说:“突尼斯80%的人口己进入中产阶级,突尼斯将在2014年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两个月后,为完成一次采访任务,我驱车纵贯突尼斯全境,沿途的所见所闻,与当局和一些国际机构宣传的相差甚大。于是我决定对这个“神秘”国家进行实地调研。在随后的10个月里,我几乎走遍了突尼斯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足迹遍及它的24个省市,曾到过旅游胜地,也曾到过荒僻海岛,曾进过总统府,也曾进过百姓家,曾与上层人士打过交道,也曾与普通民众聊过家常。在整个实地调研过程中,最直观也是最强烈的印象是: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怎么和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景如此相似?在这个拥有80%中产阶级的国度,为什么每次一停车围上来的都是蓬头垢面的讨钱人?一个基础设施如此落后、全国看不到几家现代化大企业的国家,怎么能在2014年进入发达国家行列?采访中接触到的年轻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离开这个国家”。

  正当记者准备进一步深入探究本·阿里政权如何统治这个千疮百孔却又被外界奉为“发展典范”的国家时,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爆发了,并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推翻了统治突尼斯达23年之久的本·阿里政权。突尼斯人民打出的“要工作、要面包”口号,为这场革命做了最好的注脚。

  突尼斯革命已经一年了,人们期盼的工作和面包有了吗?记者最近采访了一位80后女孩。今年28岁的玛奈尔生于所谓的“中产阶级”家庭,2007年毕业于突尼斯影视艺术学院,大学毕业5年来,她为找工作历尽艰辛,受尽屈辱,但却一再碰壁。“本以为革命后情况会好一些,没想到反而更糟”。玛奈尔流着眼泪告诉记者,她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了”,目前正在办理移民签证,准备和母亲前往阿布扎比,投靠已经在那里定居的弟弟。

  近日的一项民调显示,大约23%的突尼斯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不乐观或一点也不乐观”,因为这一年来,整个国家依然在各种扑朔迷离的乱象中挣扎,广大民众翘首企盼的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和政治民主不仅没有如期而至,反而越来越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可望而不可及。特别是就业问题,依然像噩梦一样折磨着突尼斯年轻一代。(记者 康新文)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