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等待奇迹发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04:28 来源: 信息时报

  虽然昨日下午沪指在盘中创出新高之后又端出了“例牌菜”——“勇猛”反弹,但K线形态显示行情仍继续在下降通道中挣扎。一般而言,在本年度剩下的两个交易日里,股指企稳并延续反弹的概率要大于继续暴跌,问题在于,捱过这两天之后呢?

  就经验而言,在市场呼声最大的关于IPO不公的问题总被管理层“王顾左右而言他”对待之后,A股越往下走,未来越只能靠强力政策才能挽回股民对中国股市彻底绝望的心。如果没有强力政策“救市”,股市跌跌不休之下股民继续全盘皆输,而IPO在未来10年仍为夺取全球第一而“努力奋斗”,那么,A股能自动转向牛市,那将肯定是一个奇迹。如今我们只能等待这个奇迹能发生。

  2011年末发生的中小盘股近乎崩溃的现实,从笔者的观察角度看,其实正是此前“三高”发行累积了大量风险终于爆发的结果。年初笔者就“有言在先”:三高发行其实是一级市场爬高之后向二级市场扔炸弹,现在不爆,迟早要爆。果然!

  而“三高”发行到了现在,除了发行人和中介仍因借此可以快速“致富”而兴高采烈之外,打新一族也几乎陷入了麻木状态:只要二级市场不破发,就摇新;二级市场一破发,就不认购。也正因为如此,发行人和中介为了保证“三高”,在新股上市之前,基本需要好好设局,这也许就是最近很多新股流行高开低走(有些上市几天内还做出作势欲上冲的样子)并最终跌破发行价的原因。而有了二级市场如此这般的“护航”,给人的印象是即使A股市场已经烂掉,新股依然是大众喜爱的“香饽饽”。

  A股历来以系统风险让股民“吃不了兜着走”,而系统风险除来自于管理不善之外,“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最主要的原因,对此笔者此前已发过感慨。A股用正常分析方法无法预测的深层次原因也正在于此。(在今年6月份笔者曾经引用经济学家陈志武在《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的文章中的数据,他用各股票价格间的同向波动率来测度股票市场的质量,结果是“自1999年到现在,中国股价同向涨跌率不仅没降,反而从87%上升到2005年的91.4%。”而成熟市场国家这一指标只在60%左右。这一数据说明A股市场质量在逐步下降,因为投资者越来越无法分辨上市公司质量的好坏)。

  于是,“抛开大盘炒个股”的提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不现实的。股民炒A股,永远要先看大盘气候,再决定持有还是抛掉筹码。因为一波行情下来,几乎所有股票都与大盘同向波动且幅度差别不大(除了少量出现非系统风险的个股之外),只不过有的股票启动得快、有的板块缓慢一些而已。依照这一原理,死撑了这么久的大盘指标股,在节后能否继续撑下去,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王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