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复苏依然缓慢 "就业难"拖累美国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09: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0年,美国经济实现了2.8%正增长,2011年上半年延续了经济恢复性缓慢增长的态势。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到0.4%,第二季度GDP增长1.3%,上半年增幅为0.9%。美国商务部12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幅按年率计算增长1.8%,低于上个月首次修订后的2%,但高于2011年前两个季度的增幅。专家普遍预计,美国经济第四季度将呈低速温和增长,有可能达到4%,失业没有改善迹象,美国经济低迷状况将长期持续。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2011年美国经济还没摆脱危机,复苏比较乏力。今年整体走势不如去年,但第四季度要稍好一点,这主要跟美国政府近期的宏观政策有关。

  日前,美国决定继续实行0—0.25%的超低利率至2013年年中,继续通过“扭转操作”等变相量化宽松政策,间接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同时,美国继续采取激进的财政政策,拿出2.35万亿美元购买美国财政部国债,并扩大发债规模,将债务上限提高2.1万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元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相对去年有所减缓,主要是美国国内消费非常低迷,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

  经济困难重重 两党争斗不止

  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是美国大规模刺激政策作用释放以后,各种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看,欧债危机、中东局势动乱、日本海啸等导致外部经济形势动荡。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传统产业增长乏力,实体经济没有完全复苏;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下,拉动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通货紧缩,量化宽松遭遇多方阻力。

  美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失业率很高,美国经济仍是无就业的复苏。11月,美国失业率达到8.6%,其中青年失业率占近25%,1300万到1400万人失业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也正是这些人构成“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主力。

  刘元玲认为,美国的就业问题短期内很难有实质改善,严重失业导致经济恶性循环。失业使得居民收入大幅降低,经济增长的消费基础很差,动力不足;失业也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难现复苏迹象,并进一步促使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走下坡路。

  经济增长乏力对美国政治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大选年即将来临之际,奥巴马政府为扭转支持率下滑的不利局面,试图在就业、住房和债务方面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但共和党乘机发难,两党政治博弈导致诸多政策的失败,并引发一系列危机。

  今年,奥巴马提出的“减持计划”和《促进就业法案》都没有获得通过,两党在减少财政赤字问题上的争执还导致美国主权债务信用下调,引发债务危机。这次债务危机更多是政治危机,凸显了两党政治的弊端。两党都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更罔顾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导致国内民众和世界其他国家对两党政治和美国财政能力的怀疑,形成对美国经济的负面预期,对经济打击比较大。

  “占领华尔街运动”随之兴起,在他们看来,正是华尔街经济上的贪婪和华盛顿政治上的控制欲导致2007年的金融危机和今天经济上的后遗症。

  未来增长乏力 经济缓慢复苏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并且无力遏制失业,这一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

  奥巴马政府曾试图通过发展新能源经济和 “出口倍增计划”来挽救失业,提振经济,但事实上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尽管美国在新能源领域有很大的创新潜力和能力,但没有取得技术上的根本突破,加之财政支持比较少,新能源经济没能形成规模,无法很好地拉动就业。另一方面,美国的“出口倍增计划”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倍增”主要得益于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增加和价格上涨,对解决美国的就业没有多大作用。尽管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的巨大需求可能是提升美国就业率的机会,但受制于美国技术出口壁垒,这一出路也被堵上。

  肖炼认为,从第四季度的形势来看,美国经济有转暖的迹象,明年会进一步复苏,但前景并不看好,复苏的基础不够牢固,随时可能发生第二次探底,主要原因是美国还没有摆脱危机,债务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没有被拉起,就业问题也迫在眉睫。奥巴马要实现连任,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拉动就业。

  刘元玲认为,由于在就业、房地产等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之欧债危机等外部不确定因素,明年美国经济会保持缓慢持续的增长趋势。她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选举年加上国内失业比较严重,容易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奥巴马政府已经有这样的倾向和表现,12月份的几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和贸易争端似乎反映了这一点,2012年这种情形可能要延续下去。记者 纪翔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