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亏本卖基 恶性循环只盼牛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2:1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李新江 发自北京
作为基金发行“爆棚”一年岁末成立的基金,天治稳定收益债基收了一个惨淡的尾,连续三次延长募集期后,仅募集2.2亿元。
由于募集规模有限,而且在营销上投入较大,这只基金亦被业内人士认为 “赔本赚吆喝”的典型基金。尽管监管层在放宽新基金审批之时,有考虑到中小基金公司做大做强的成分,不过一年之后,天治基金提交的这一成绩单,再度暴露了小基金公司生存尴尬。
尽管如此,基金公司频发新基金的态势仍很难得到遏制。一方面,基金公司产品线完善后,有利于牛市来临后迅速扩容;另一方面,来自同业的竞争恶性循环,让人欲罢不能。之前有消息称年后大行会限制新基金发行数量,业内人士预测,小基金公司的发展更加难言乐观。
天治债基首募2.2亿
监管层放宽新基金审批通道曾令一些小型基金公司看到“弯道超车”的曙光。但由于市场连续不景气,仅一些渠道优势明显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得到最多好处,天治基金已经成为今年中小基金公司生态的一个缩影。
昨日(12月29日)天治基金公告称,天治稳定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12月28日合同生效,首募规模仅2.2亿元。勉强越过“生存线”。在交出这一份成绩单之前,该基金经历了连续三次,长达两个半月的募集期。
根据公告内容,该基金有效募集户数仅2352户,平均单户募集份额近10万元,有机构资金“解困”的迹象。
由于该基金最初安排的发行期为10月12日至11月11日,正值债券型基金发行热潮,北京某基金研究员认为,同期同类基金发行数量太多,作为一家小基金公司的产品,受到渠道和投资者的照顾和关注自然会更少。
该基金发行公告显示,最初支持该基金发行的银行仅中信、建行、交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5家,在后来增加代销机构,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才被补入,而当时工农中建几大行多有托管产品发行,天治稳定收益遭冷遇也就在情理之中。
小基金公司生态尴尬
天治基金首募遇困,引发业内最多思考的,仍是目前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困境。昨日北京某资深基金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基金首募规模中含有水分,难以反映目前基金发行的真正情况,天治基金的案例将小基金公司募集难推向了明面。
实际上遭遇募集难的并不仅仅是小型基金公司。Wind数据显示,今年募集规模在2亿~3亿份的基金超过10只,其中博时、南方、鹏华、富国和海富通等中大型基金公司。
“只是小基金公司面临的问题严峻得多,由于缺乏品牌支持,渠道资源有限,找帮忙资金的能力也不如大中型基金公司。”上述人士指出。
据透露,目前游动于行业内的帮忙资金承诺收益率按照1%~3%甚至更高计提,中小基金公司本身盈利水平有限,“原本濒临甚至亏损的发行工作,对这一比率的支付也就更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渠道获悉,某大型银行正在考虑年后限制上柜的基金发行数量,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实施并扩散,对小型基金公司造成的压力更大,“渠道甄选基金一定会考虑公司品牌,变相的尾随佣金也会水涨船高,小型基金公司的经营优势微乎其微。”
超发基金引行业激辩
在小型基金公司营销过程中,“黑马基金”和“黑马基金经理”成为能否异军突起的决定性因素。凭借某只基金业绩优异,带动整个小型基金公司规模效应的案例不少。
然而小型基金公司面临的投研能力有限、人才流失等问题,令这一想法难以真正落实。一些小基金公司剑走偏锋,在营销上频频宣传季度甚至月度等短期业绩。
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基金公司卖力发行,还是因为增加旗下产品线规模后,牛市一旦来临,拥有完善产品线的基金公司自然在扩容上更为便利。
由于大家比拼发行数量,场内袖珍基金频生,不仅摊薄了基金的平均规模,还摊薄了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上述资深基金人士指出,“今年一拖多和基金经理助理频繁上位,就是导致的一个直接的结果。”
新基金火爆成立,仍然难以遏制基金行业的整体缩水。在今年基金公司的总结会上,能够保证去年规模不下滑的基金公司已经凤毛麟角。以北京某中型基金公司为例,该基金年内发行超过5只新基金,但总体规模与去年相比仍难难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