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市场年终回顾:“研报门”背后潜规则隐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7:48 来源: 新华08网

  

  2011年,从中国宝安“石墨门”到重庆啤酒“疫苗事件”,从“天价榨菜”再到“188元卫星价”……一个接一个“研报门”事件,不仅令一些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让股民对券商研报的信任降至冰点。在这些事件背后,是“考核惹的祸”?还是“合规制度的漏洞”?甚或是“利益链在作怪”?

  “石墨门”余波未了

  2011年,关于券商研报的种种闹剧是自年初中国宝安的“石墨门”开始的。

  1月10日,一份来自平安证券的报告《布局新能源产业制高点唱响春天的故事》将中国宝安评级为“强烈推荐”,而在此后的很短时间内,平安证券又连续发布3份报告“强烈推荐”。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份,湘财证券便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宝安黑龙江宝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可提供近2.68亿吨储量、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并将其评级为“买入”。继平安证券后,国泰君安、信达证券随后也相继给出了“买入”和“增持”的评级。而随着大牌券商的“加入”,中国宝安的股价开始一路飙升,并于今年2月份达到每股25.45元的高点。

  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国宝安并没有发布任何关于拥有石墨矿的消息。公司在3月15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并未拥有研究报告中称的石墨矿产资源。此澄清公告一出,中国宝安股价应声大幅下跌,四大券商的买入、推荐评级即成为莫大的讽刺。

  时至今日,即便中国宝安公告其石墨烯中试线正式生产后,主力机构也已经不再想听任何故事了。据大智慧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宝安11月15日至12月26日主力资金流入58.3亿元,流出61亿元,净额流出2.75亿元,成交量62301.87万股,换手率57.72%,涨幅-44.72%。而龙虎榜数据显示,在11月8日、11月11日和12月21日,中国宝安遭遇了机构的大肆抛售,而后两日卖出榜前五名中,有4席就是机构专用席位。

  29份“强推”报告背后

  10个跌停板之后,重庆啤酒近日发布公告称,为避免股价波动,公司股票将停牌至1月6日。至此,重庆啤酒已从今年最高时的83.12元,跌落至如今的28.45元,跌幅超过60%。

  而一直跟踪重庆啤酒并卖力“强烈推荐”的兴业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王晞也因此成为焦点。不过,在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临床试验效果并不理想的“揭盲”公告发布后,王晞却意外地选择了沉默。在他近日对外发布的《医药行业2012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中,找不到关于重庆啤酒的只言片语。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8月18日,王晞第一篇关于重庆啤酒的“强烈推荐”报告《橘子快红了》发布。截至2011年11月24日,两年多来王晞累计发布29篇关于重庆啤酒的研究报告。而每一篇报告中,他对重庆啤酒均给予“强烈推荐”的评级。2011年,在疫苗事件前,一面是重庆啤酒的大涨,特别是11月创出历史新高,一面是给予该股“强烈推荐”评级的王晞,也首度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有业内人士猜测,这与重庆啤酒的强劲表现有关。

  除了兴业证券的重庆啤酒研报,“不靠谱”的研报还有中信证券的“天价榨菜”和银河证券的攀钢钒钛。6月24日,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黄巍发布研究报告《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称,涪陵榨菜今年推出的600克装的沉香榨菜零售价为2200元,成为涪陵榨菜最高端的产品“咸菜卖出了燕窝价”,引来了市场的质疑。7月9日,银河证券发布报告《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称当时股价十几元的攀钢钒钛目标价应达188元,此研报一出,攀钢钒钛当天就被封涨停板。而就在股民们心潮澎湃地等待188元的股价奇观时,戏剧性的转折又出现了。银河证券紧急发布消息,宣布188元的目标价“算错了”。由于该公司注册分析师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数值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

  在屡屡“放卫星”之外,今年券商研报还玩起了文字游戏。面对日益同质化的竞争,券商研报开始热衷于在标题和图片上标新立异:“投资未来,让子弹飞一会”、“乌鸡变凤凰”、“两翼齐飞”、“精彩将继续进行”、“最美的时光值得你拥有”……让人眼花缭乱,啼笑皆非。

  “现在研究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纯粹是‘标题党’,但毕竟研报服务的机构投资者也都是‘明眼人’。”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

  乱象中隐现的利益链条

  业界对于券商研报乱象丛生的原因,说法不一,既有“都是考核惹的祸”,也有“这是合规制度的漏洞”,而更多的还是“利益链在作怪”。随着“研报门”事件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集中放大,券商研究部门似乎也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

  券商自营盘、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层层利益关系使得券商研究员往往很难保持独立性,而服务的味道更重了。正如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潘建平所说,在各种利益面前,个人自觉或不自觉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在“研报门”背后,券商研究部门“卖方研究买方化”“重服务不重研究”等问题比比皆是。瑞银证券研究部负责人黄燕铭曾指出,整个研究界也越来越重视个股研究,行业的长期性研究越来越少,基础性的框架性研究越来越不受重视。而与此同时“服务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机构投资者对券商分析师的评价中。

  券商分析师面对的是机构投资者,需要提供的是对市场未来投资机会的认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其博客中这样指出:“分析师的客户主要是专业(机构)投资人,只有他们才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价分析师的价值,理解分析师的独立思考结果和对投资的意义。机构投资人一时一地的投资未必成功,但在角色上只有他们才是为分析师的工作付费,并拥有评价权的群体。”

  而在众多机构投资者中尤以基金最为重要,基金给券商的分仓佣金是券商研究所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无论是券商还是券商旗下的分析师,都不得不在出具研究报告时有所顾虑。而另一方面,券商研究所对分析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客户的打分,分数高低又直接影响分析师奖金,有求于人,必然受制于人。毕竟,与基金公司“搞好关系”,懂得“为基金公司服务”是重要的潜规则。(记者 韦夏怡)

  【责任编辑:李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