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世界经济:经济复苏波澜起伏 暗礁险滩重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11: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波澜起伏,暗礁险滩重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产业空心化与失业问题相伴,“占领华尔街”运动风起云涌。欧债危机击中欧洲软肋,一扫《里斯本条约》之后的乐观,给欧洲一体化的前景增加变数。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总体放缓,控通胀与保增长成为政策两难。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凸显全球供应链弊端,有可能引发国际生产网络调整。
萧条之际正是疗伤之时。大事背后,隐藏着世界经济的大势,即将走过的2011年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警示。(《半月谈》2011年第24期)
美国:产业空心化与就业难相生相伴
美国经济列车今年渐行渐快。前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0.4%、1.3%、2.0%。截至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但是,就业难题仍然困扰着美国。美国失业率已连续34个月高于8%。就业难题的背后,是美国畸形的产业结构。危机发生前,美国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比重约80%。尤其是高度“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导致泡沫膨胀、破裂。
美国外交学会资深研究员爱德华 奥尔登认为,过去10年间,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国内的就业岗位减少约300万个,但在海外的就业岗位增加约400万个。在“产业空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就业机会的创造成为结构性难题。
一方面,“产业空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全球化、资本逐利本质的结果。资本可以全球流动,寻找最好的盈利机会,但是劳动力却没有实现全球化。以此为特征的国际分工,使美国资本在世界经济良性运转时可以赚取世界的“血汗钱”;反之,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之时,美国资本难免遭遇打击,美国民众也随之遭殃。
另一方面,“产业空心化”与一国的经济决策和制度设计存在莫大的关系。引发此轮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围绕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利益链条息息相关,其背后正是美国政府多年来扭曲的政策。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促使美国反思过度依赖金融业、“债务驱动”和过度消费的经济模式,重视发展实业,推动出口。和美国类似,日本也在考虑设立政府企业圆桌会议以促进日企在国内投资,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
专家点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刘戒骄):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轨迹比较明显: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从21.6%降低到8.9%。美国当前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失业率过高、财政赤字过大、低收入阶层和部分中产阶级对现状不满等,都与制造业衰退有直接关系。
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唇齿相依。服务业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制造业,其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保障。如果政府政策短视或者对制造业衰退视而不见,损害的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和工人,服务业也会因缺失服务对象而遭受打击。因此,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经济结构发生怎样变化,国民收入有多大提高,都不能忽视制造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慧绵)
欧洲:欧元保卫战启动欧盟一体化新征程
2011年对欧元区国家来说可谓流年不利。惠誉、标普、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将欧洲国家的国债评级一降再降,先是希腊,随后扩及葡萄牙、爱尔兰,就连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因为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而陷入危险境地。10月初德夏银行陷入危机提醒人们,欧债危机开始向金融业传导。
在危机冲击下,包括爱尔兰前总理布赖恩 考恩、葡萄牙前总理苏格拉底、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和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在内的数国领导人黯然下台。欧洲国家推出的财政紧缩措施,不仅成为压垮一些国家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更成为触动福利制度、引燃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众所周知,欧债危机导源于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立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它击中的正是欧元机制的软肋。面对人们对欧元的质疑,“保卫欧元”成为2011年欧洲领导人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7月,欧元区领导人就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规模达成一致;10月,欧元区领导人达成对现有救助机制进行扩容、对希腊债务减记等一揽子协议。但是,欧债危机仍在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12月5日,标普将德国、法国等15个欧元区国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12月举行的欧盟峰会上,除英国之外的26个欧盟成员国,就加强财政纪律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这标志着欧洲开始超越“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等治标之举,真正开始治本。欧盟朝财政一体化方向迈出的一小步,可能成就欧盟一体化的一大步。
专家点评(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王鹤):
从欧盟的一体化历史来看,危机往往会促使欧洲人暂时放下分歧而寻求共同出路。甚至可以说,没有危机就没有欧洲一体化。
债务危机在短期内对欧元区的一体化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且不排除某些成员国以某种形式退出欧元区。但从长期来看,债务危机对欧洲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契机。从《欧洲联盟条约》到《里斯本条约》,欧盟一直在强调欧洲的经济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但是一些南欧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与这种模式的要求和经济理念存在很大差距。欧元区当前的改革措施正在促使希腊等南欧国家向欧洲主导经济模式靠拢。
(责任编辑:王慧绵)
新兴经济体:面临控通胀与保增长的两难选择
本轮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中,新兴经济体走上前台,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但是,今年以来,从年初的通胀加剧到年底对“新危险期”的担忧,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总体放缓的同时,控通胀与保增长成为两难的选择。
印度财政部长穆克吉12月9日预计,本财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5%,明显低于年初9%的预测,也低于上一财年8.5%的实际增幅。巴西经济在2010年取得7.5%这一25年来的最大增幅后,今年上半年开始踩刹车,上半年3.6%的增长率远低于去年同期。12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3%下调至4.1%。由此看来,在发达国家依然困扰世界经济、国际治理机制难以实现重大改善时,新兴经济体难以独善其身。
与此同时,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仍然存在通胀压力和风险。在控通胀与保增长的两难选择中,新兴经济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印度央行从2010年3月份以来13次上调利率。而巴西从今年8月开始两次降息。
要摆脱困境,新兴经济体依然需要结构调整,由外向型经济向更加依靠内需的方向转换。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达尼 罗德里克认为,多数新兴经济体面临复杂的情况,其结构性改革过程将十分漫长。
与此同时,国际治理机制也需要重大改善。在“新危险期”,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实施的更高成本,更加凸显强化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性。无论是出于对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约束,还是出于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都需要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增强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让新兴经济体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专家点评(中国社科杂志社经济室主任林跃勤):
新兴经济体经济减缓的原因不一而足。首先,主要发达国家复苏缓慢或者遭遇债务危机,直接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削弱了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投资。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短期的周期性增长”关联度有所增强。其次,新兴经济体为遏制通胀而逐渐收紧国内宏观政策,控制投资。
新兴经济体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经济增长质量与稳健度,意识到自身经济增长中的不足与短板;加快结构调整,从依附性发展转向自主性发展,扩大内需,减少对外依赖;继续推进发展模式转换,转向技术创新与国内需求驱动经济增长的轨道。
(责任编辑:王慧绵)
亚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与分工的结构性变迁
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引发部分产业的全球供应链危机,引发人们对世界产业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的进一步思考。
“3·11”大地震浇灭了日本汽车业的复苏苗头。由于汽车业零部件供应链遭到重大打击,日本主要汽车厂商在国内的工厂全部停工,在北美、欧洲、亚洲地区的工厂也被迫减产或临时停产。屋漏恰逢连夜雨。持续近三个月的泰国洪灾,使得在泰的日本8大车企全部停产。日本车企在国内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也受泰国产零部件供应影响,不得不临时减产。
一系列自然灾害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日本地震海啸的冲击下,美国汽车销售深受影响。同样,当洪灾在泰国蔓延时,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上升,美国硬盘制造商一度告急,日本的沃尔玛商店也面临漱口水短缺。全球化已将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完善全球供应链条、抵挡自然灾害的冲击,成为国际分工体系变革的又一动力。
专家点评(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刘洪钟):
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灾几乎是在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迫使跨国制造商重新考虑其全球生产和分工安排。未来全球生产供应链的调整可能出现两种走向:一是继续保持生产供应链的全球性,但通过增加库存和分散供应商来化解风险;二是压缩全球生产链,向更小、更地区化的供应链发展,并将关键的生产过程集中在几个主要基地进行。无论哪种调整,都将对全球尤其是对亚洲的生产网络分工产生结构性冲击。面对全球供应链的可能变化,对中国企业而言,如能化解风险,把握机遇,无疑有助于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半月谈记者 王鹏权)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