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十年 欧元不容失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09: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2年,欧元迎来了正式流通10周年,一枚面额为2欧元的纪念硬币于元旦开始发行。对于欧元来说,“2”是一个兼有骄傲回忆和痛苦展望的数字,从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启用,到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仅用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但当下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却让欧元在第二个十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第二货币挑战美元地位
欧元问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首先它标志着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初步建成,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由此取得重大突破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欧元区内汇率波动风险显著降低,欧洲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交易更趋一体化,促进了欧元区国家间的贸易,并使欧盟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确立和加强。
同时,欧元的出现也是国际金融货币领域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发生的具有显著历史意义的事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统计,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已从2001年底的71.5%滑落到2011年的61.7%,而欧元的比重则上升到25.7%,成为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伊朗、俄罗斯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流通十年来,欧元在国际外汇储备、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已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构成了直接而有力的挑战。
走势看衰造成信心不足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欧元显得黯然失色,来年走势看衰,甚至出现了欧元解体的极端悲观论调。去年底,欧元兑美元汇价一度跌至1∶1.2858的低位,1月3日欧元兑美元汇率虽然回升至1∶1.30以上,但仍比今年5月创下的最高点下跌了12%之多。分析认为,欧元看衰有几大原因:一是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盟国家领导人表现得“力不从心”;二是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复苏停滞,二次探底之说甚嚣尘上;三是评级机构连番出手,欧元间接蒙受打压;四是美元成了避险首选。这些叠合因素和利空消息对欧元形成强烈冲击,其下行颓势在所难免。
(责任编辑:林秀敏)
根据经合组织预测,2011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将下降1%,2012年第一季度环比下降0.4%,而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即被视为经济衰退,加剧了欧元的下行风险,投资者对欧元信心逐渐消失,欧洲银行业正面临系统性风险。欧洲央行不久前采取非常措施,一举向捉襟见肘的523家欧洲银行提供了近5000亿欧元的3年期超低息贷款,以暂时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也希望它们藉此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债。但另一方面,银行业的不安全感依旧强烈。据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银行业宁愿选择以0.25%的极低利率将数千亿资金存放在欧洲央行隔夜存款机制,也不愿意向其他银行拆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这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银行业对于同业拆借,或是贷款发放风险的担忧。而银行紧缩信贷,势必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放弃欧元政治成本巨大
由此看来,欧元颓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有专家预言欧元兑美元汇率恐将进入“1.20时代”。然而,欧元则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欧元失败,欧洲将不复存在”。默克尔在新年致辞中强调,德国将全力加强欧元地位,尽管途中可能出现反复,欧元最终将走出危机并变得更强。
欧元区国家两年前就打响的捍卫欧元之战仍将是一场不允许失败的持久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认为,没有一个政治家拥有“叫停”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胆量。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一体化都有政治目的和政治动力,欧元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欧洲人推动一体化的政治愿望。欧元崩溃必然导致欧元区的消失,欧元区的不复存在必然会使欧洲一体化戛然而止,而欧洲一体化的停滞无疑会对欧洲一体化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放弃欧元,政治成本将难以估量。欧洲大国的政治决心是解决问题的首要,目前还未拿出强有力政策的德国等国决不会听凭欧洲债务危机恶化到摧垮欧元的地步。(人民日报布鲁塞尔1月3日电/记者 张亮 吴乐珺)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