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山市隆阳区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10:43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在刚刚过去2011年,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并得到国家1000万元资金扶持。

  据悉,保山市隆阳区地处云南西部,国土总面积5011平方千米,是保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产水稻、包谷、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素有“滇西粮仓”之美称。2011年,隆阳区种植粮食87.87万亩,实现总产8.36亿斤,总产居云南省县(区)第二位,粮食连续8年增产,累计增产粮食2.97亿斤,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

  多年来,隆阳区始终按照党中央要求,将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常抓不懈,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发改、粮食、供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粮食生产的各项工作,同时,将粮食生产作为对各乡镇年终考核的主要指标加以考核。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面,营造了粮食生产发展的良好氛围,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产起到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作用。

  隆阳区始终将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各项措施的落实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加大政策性补贴的兑现力度,中央补贴100%按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补贴资金严格按照农民申报、村组核实、张榜公示等补贴程序,通过“一折通”方式兑付到农户,累计兑现中央下达补贴资金28760万元,其中兑现中央粮食直补资金321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0210万元,良种补贴4580万元。同时,认真做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宣传兑现工作,积极为农民协调供货事项,使全区农机拥有量节节攀升,8年来,共完成补贴资金逾1200万元,补贴机具达3400台,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8000余口;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基本口粮田、石膜化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改造中低产田地15万亩,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8年来还累计投入农业发展扶持资金1.56亿元,其中直接投入粮食生产的扶持资金0.34亿元,为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隆阳区始终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作为农业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首先,健全农科体系,在区农业局设置了14个专业站所,18乡镇均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技体系健全,科技服务水平高;其次,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提升粮食产量的主要工作,累计推广粮食作物良种480万亩,年均推广80万亩以上,占95%;推广集成技术468万亩,年均78万亩,占93%。推广配方施肥456万亩,占91%。推广病虫害专业防治1200万亩次。再次,实施水稻高产创建11万亩;举办各级各类样板72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6%,所有样板均做到集良种良法一体化配套推广,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第四,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覆盖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0%。

  此外,依托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央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水稻产业体系建设、省级玉米高产创建等项目,粮食生产共计组织水稻、玉米、麦类种植技术培训7900场次,累计培训农户90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84万份同时,积极开展对农户指导工作;每年抽调了农科人员227人对水稻、玉米科技示范户、核心农户进行入户指导、入户指导户均达到了5次以上。构建了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培训到人、指导到田的良好工作机制。

  十二五”期间隆阳区将紧紧围绕国家千亿斤增粮计划的实施,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稳定粮食种植面积82万亩以上,年生产粮食总产量42万吨以上,确保粮食安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打好基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