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榕商“回归” 挑战与机遇并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08:41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广泛分布于中国国内各省份的民营经济群体“榕商”迅速崛起,借助侨力创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榕商现象”。如今,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势下,“突破产业老、旧困局”、加速转型升级成为这个群体要面对的现实。

  致公党福州市委员会4日在此间举行的福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指出,榕商总体产业层次偏低,目前大多还以从事传统的制造业与商贸业为主。数据亦显示,榕商中资产上亿元的仅约占5%。

  据统计,目前福州在国内其它省份的榕商超过57万人,异地商会67家,在外榕籍企业涵盖了房地产、建筑、钢铁、通讯、水产、服装、电子、酒店、机械等20多个行业,企业资产总额达2666多亿元人民币,年营业总额逼近5000亿元。如长乐籍榕商在外钢铁企业有600多家,其产量占到全国民用钢材产量的四成。

  海外福州人则实力更甚,福州市海外华侨华人总资产在500亿美元以上,约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资产的三十分之一,个人资产上亿美元的就有56人。截至2010年底,榕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在福州市设立的侨资企业有2000多家,约占福州吸引外资总数的七成。

  不过,喜人局面背后所潜藏的危机,引发此间对榕商群体发展后劲的再思考。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罗恩平认为,大部分榕商的发展正面临瓶颈,首先是转型升级困难,特别是在研发投入和品牌创建以及利用资本市场等三个方面;其次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易取得战略性发展机遇,难以获得项目、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难以进入利润较高的金融、电力、石化等相对垄断行业和新兴产业。

  目前,福州正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在海内外创业的福州人回归福州创业。福州市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福州市、县两级推进回归项目171项,总投资329.8亿元;2011年,在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上,福州市共形成海内外民资合同项目69项,投资1075亿元。

  罗恩平说,榕商的大规模回归尚未形成,而且榕商回归投资的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多集中在冶金、纺织、塑胶、房地产等传统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有限。

  “创新投资平台,实现抱团发展,是解决榕商当下困局的一个重要取向。”罗恩平说,此前浙商透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在全国建商贸城,开发房地产、矿产,建产业园区,甚至抱团进军国际市场,令产业界眼睛一亮。

  在此次福州市政协会议上,致公党福州市委员会建议榕商集资成立榕商投资(集团)公司,并呼吁为这一榕商投资平台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致公党福州市委员会提出,榕商投资集团以“立足福州,面向全国”来谋求榕商的产业机遇、市场机遇与转型升级机遇,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增强对环保、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成长型企业的投资。

  金融业、私幕股权投资、产业链投资及抱团“走出去”,被认为是榕商实现大发展的集中投资领域。正在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福州,为榕商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提供了机遇。

  福州市代市长杨益民表示,福州今年将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等。福州也将拓展民间投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他说,福州将在今年组建招商投资促进机构,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