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湖:“三创新”助推经济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9 01:54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金湖:“三创新”助推经济发展

  荷花广场

  金湖:“三创新”助推经济发展

  水上运动会金湖:“三创新”助推经济发展

  尧帝塑像金湖:“三创新”助推经济发展

  金湖大桥金湖:“三创新”助推经济发展

  84广场

  金湖是一座文明之城、美丽之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

  转型期中的苏北小县——金湖,长期走创新之路,以党建创新为龙头,带动多方面社会管理创新,焕发科技创新动力,社会安定,连续7年获得江苏省法治建设和平安创建先进,人均收入呈两位数增长,且增长速度持续加快。紧紧抓住“四个突破(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乡统筹、社会建设)”,鼓励创新,已经成为金湖社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党建创新

  赢得凝聚力和向心力

  金湖人继承传统,开创历史;金湖人个性成熟,品行高尚;金湖人开明开放,脚踏实地;金湖人精神振奋,锐意进取;金湖人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金湖人正视不足,完善自我。”

  “要实现金湖跨越式发展,必须创新党建工作,把党建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水平。”金湖县委书记肖进方如是说。

  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形势,金湖县委在创优争优活动中倡导“做受人尊敬的金湖人”。对此,肖进方说,金湖人继承传统,开创历史;金湖人个性成熟,品行高尚;金湖人开明开放,脚踏实地;金湖人精神振奋,锐意进取;金湖人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金湖人正视不足,完善自我。

  活动,实现了党建多种创新的叠加效应,拉开了该县发展的新篇章。

  此活动从党政机关拉开,事业单位加入,影响广泛而深远,金湖县人民无不关注,包括在外地工作的金湖人和在金湖工作的外籍人,一时“受人尊敬的金湖人”成为“热词”,被教育、科技工作者誉为“及时雨”,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科学转变。临近的扬州人和安徽省天长市人与金湖接触多,他们感慨,“金湖变了,金湖人变了,更加努力、更加有精神风貌、更加有品位了”。近年来,该县刑事案件几乎绝迹,治安案件成偶发现象,好人好事急剧增长。

  被群众亲切称为“阳光热线”的金湖勤廉热线,是主动服务群众的新方式,已经开通160期,有55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走进直播室,接听群众热线电话1626个,现场答复960个,事后调查处理168个,为老百姓解决难题170个,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阳光热线”。让管理者和百姓走到“面对面”,及时化解百姓困难,研究、创新主动服务的新方式;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鼓励勤政、鞭挞懒政、惩戒不作为和胡作非为。典型的是101%服务理念,管理者转变思想,变管理为服务,设身处地为被服务者作想,有效利用岗位资源,主动、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服务对象获得预料之外的服务,得到预计满意之外的满意。夏季,到机关办事的可以意外得到茶水或冷饮;冬季,能得到热茶;雨季,获得雨披;关联程序,会得到介绍和主动联系,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和联系方式。

  金湖县委为帮助弱势群体,共享快速发展成果,从党员干部结对子帮困入手,在江苏率先开展“党员妈妈”和“党员爸爸”爱心援助行动,设立了基本要求,着力打造零遗漏的爱心工程。县委组织部从600多名报名者中择优选出255名党员干部与孤残儿童结对。其中,县四套班子20名党员领导全部带头参加。“党员爸爸”和“党员妈妈”们坚持做到结对儿童生日、生病、学校家长会、逢年过节、寒暑假“五个必到”,达到孤残儿童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

  活动开展以来,“党员爸爸”和“党员妈妈”们已累计为孤残儿童提供各种经济物质资助160多万元,开展不同形式的走访慰问1600余人次,集中开展“亲子活动”、“情感交流”等26场次,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医疗160多人次,协调解决辅助医疗器械83件。为有力关爱致贫致困党员,金湖县在全省率先设立党员“心连心”关爱基金,2011年8月24日启动,当日获得社会赞助超过50万元,并向11名老党员发放首批关爱款。一名参加过援朝战争的老党员战士告诉记者,“党组织是温暖的,我看到的是我们党员的先进行为”。

  管理创新

  激发积极性和协调性

  金湖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化,用具体的实践来探索科学的推动方法,形成了积极思考、大胆实践、科学探索的氛围。”

  “面对社会转型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肖进方介绍说,金湖重视社会管理,把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激发各方积极性和协调性。金湖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化,用具体的实践来探索科学的推动方法,形成了积极思考、大胆实践、科学探索的氛围,掌握了多条创新社会管理的宝贵经验,其中“两联一挂”得到中央政法委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两联一挂”实现社会管理与法治精神相统一。金湖县法院从2001年开始,建立以“联系企业,联系机关、乡镇、社区、学校,挂钩重点项目”为主要形式的“两联一挂”司法服务活动,十年来,将服务领域延伸到全县26个机关部门、11个镇118个村(居)、60个骨干企业、16个重点工业项目和11所中小学,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累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受教达10万余人次;开展巡回审判400余场次,提供各类司法建议200余条,发表各类宣传调研文章230余篇。实现了该县多年来零上访,各类案件调解撤诉率保持在80%以上。今年“两联一挂”的工作重点是开发区“零违法失信企业”共建、和谐社区“零诉讼社区”共建、平安校园“零犯罪校园”共建、新农村建设“零债务村”共建、“零执行积案法院”创建、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促进依法行政水平提高。

  “扶训聘带”实现充分就业与薪酬增长相统一。金湖县近些年来的经济大发展,改变了劳动力市场供求数量上的矛盾关系,出现了供应总体数量不足,供应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为此,金湖县人民政府大力采取“扶训聘带”,仅去年,共举办招聘活动17场次,输送员工4600人次,其中外招1476人,校企合作培训用工600多人,有效解决企业用工与职工收入矛盾。

  “公开透明”实现权力运行与高效服务相统一。建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暨电子监察系统,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着力提高行政效能,核减不规范收费项目20多个,受理审批事项3.2万件,承诺期内办结率100%。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审计项目62个,核减金额7500万元,居全市第一。

  “志愿者”参与实现服务与被服务理念相统一。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三结对”工程,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志愿者协会,积极培育“新型品牌农民”,在全市首家实现乡镇文联全覆盖。志愿者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如做路警、参与河道保洁、集会安保等,破解了单方面的“纠结”情结,换位活动,增强了理解,实现了管理理念统一。

  科技创新

  获得竞争力和新活力

  引人留人,要有战略的思维、敏锐的眼光、决断的勇气。一流的项目,需要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科研作支撑。”

  在金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效益日益明显,逐步成为金湖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助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据统计,2011年1到12月,金湖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35.3%。其中,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22%,科技创新成为助推该县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元素。该县科技局局长邰向阳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效益日益明显,逐步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助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据介绍,今年,该县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3.6亿元,占销售收入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2%。目前,该县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全市仅4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位居全市前列。“飞毛腿”、“爱特福”、“JMP”3件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5年来,该县申请国家专利1537件,授权510件。2009年,该县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金湖石油机械特色产业基地”。

  “攀亲联姻”,集聚跨越“核心”动力。近年来,金湖县委、县政府频做“红娘”,先后让企业主动与国内外知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攀亲联姻”,傍靠“大树”,集聚跨越“核心”动力。2011年末,县委书记肖进方带领政企代表团,到浙江大学进行访问,寻求合作支持,还与浙江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苏仪集团、华海测控、杰创科技等6家企业与浙江大学的有关院系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全县共有100多家企业与4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产业“落户”,转型升级“高端”发展。金湖县委、县政府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了“213435”工程,对新兴产业企业申报专利、引进先进装备、开发新产品等给予支持和奖励。优惠政策犹如茂盛的“梧桐树”,强力吸引“凤凰”栖息。目前,国家确定的七大新兴产业在该县均有发展。其中,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润生光伏、锦泰新能源、赛尔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神华药业的Ⅰ类中药创新药物等新医药产业,华天通科技的纳米材料、协诚科技防火阻燃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正南环保的汽车尾气净化器等节能环保产业。2011年6月,一次性签约180亿元,新产业落户金湖速度正在加快。

  注入新活力,科技创新“借智”上楼。“引人留人,要有战略的思维、敏锐的眼光,决断的勇气。一流的项目,需要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科研作支撑。”金湖县政府没有隐晦自己的“引才观”。今年以来,金湖县坚持引智引才并举,依托重大科研工程、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通过科技奖励、职称评聘等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大中型企业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引进适用高层次人才。对建立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效用。县内“金湖县科技创业园”获批省级科技孵化器。金石、爱特福、红光仪表等企业聘请8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科技顾问、咨询专家,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为企业转方式调结构、跨越发展谋划方略、献计献策。

  【城市概况】

  梦里水乡

  金湖是美丽的苏北水乡,拥有水面420平方公里,滩涂44平方公里,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面环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境内水面广阔、河网密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田园方整、稻谷飘香,一派湖色水乡的自然风光。素有“鱼米之乡”、“淮上明珠”、“水乡金湖”、“苏北小江南”之美誉,金湖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金湖紧邻上海、南京、扬州、连云港,盐金国防公路、宁连一级公路横穿境内,京沪高速公路擦肩而过,处于“南京一小时都市圈”。

  金湖县是尧帝故里、荷花之乡、湖鲜美食、生态家园,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中国荷文化之乡、中国湖鲜美食之乡、中国最佳环境县、中国最佳和谐民生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火炬计划石油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江苏省石油机械出口基地、江苏省线缆仪表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江苏省渔业机械之乡等荣誉称号,实现“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八连冠,蝉联三届“法治江苏合格县”先进单位。

  尧帝故里。《史记·五帝纪》明确:“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因该语中“三阿”即今金湖县境内之塔集。故而转言为“尧初生时其母在塔集之南,金湖是尧乡”矣。一些传说也证实,尧童年在境内生活。当地百姓保存着许多美德,如仁爱圣洁,与传说中的尧作风本质相同。境内建有尧帝文化主题公园,尧帝塑像高11.8米,采用纯天然大理石雕刻而成。尧帝塑像头戴图腾冠冕,面容肃穆、慈祥,双手舒展环抱,以一种海纳百川、四方归服的姿态俯瞰众生,是尧帝公园的主体部分,也是彰显尧帝文化的标志性工程。

  荷花之乡。半壁清波,满城荷香。如今,鲜艳的荷花已成为金湖的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金湖也一跃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县、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成为客商青睐的投资宝地,最宜人居的地方。金湖荷花打开了让世界了解金湖、让金湖走向世界的大门。荷文化带动荷产业,金湖人获得了新的钱路子。金湖拥有200个荷品种,国内外许多喜庆场合装点所用的名荷均来自荷乡金湖。金湖人发展荷花观光旅游,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3亿多元,一大批客商在赏荷中发现金湖、热爱金湖、投资金湖,目前已累计吸引投资200多亿元。

  湖鲜美食。金湖美食鲜天下,鲜是金湖美食的最大特色,作为全国首家“中国湖鲜美食之乡”,以“湖鲜”打招牌,是需要底气的。金湖处于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三大名湖环绕之中,水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3,生态绝佳,是不折不扣的鱼米水乡。在这大片水域当中,盛产种类繁多的湖鲜材料,当地有种五个三鲜的说法叫“大三鲜”(野生甲鱼、野生黄鳝、螃蟹)、“中三鲜”(白鱼、鳊鱼、鳜鱼)、“小三鲜”(银鱼、湖虾、黄瓜鱼)、“特三鲜”(龙虾、河蚌、田螺)、“蔬三鲜”(芡实、荷藕、红菱)。县工商联副会长、餐饮协会秘书长王永秋对记者说,这还只是当地丰富湖产的一小部分代表而已。白马湖上的渔民老王对家乡湖产很是自豪:“我们湖里的东西,你一个人换着吃下去,十天半月都不会重样。”可以说,丰富的湖产是金湖湖鲜美食之乡天赐的厚实家底。

  生态家园。金湖,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名湖环抱,民风至淳至朴,堪称长寿之乡。近五年,金湖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3亿多元,以荷乡园林城市为定位,建成8座开放式公园和三个园林风光带,55个居民小区达到了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区标准,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8%。金湖以生态、滨水、人文的绿色县城为要求建设城市生态体系、道路绿化体系、公园绿地体系、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体系以及城市节点、街头绿地体系、全民义务植树林、水气净化体系、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等八大体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