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归族”回家过年有三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15:00 来源: 北京晚报一怕人比人二怕派红包三怕相亲会
随着春节的日渐临近,思乡的人儿心里早就泛起了涟漪,他们在打点行装,准备回家过年。然而有一些人却是对回家过年有一种恐惧感:害怕被问收入,害怕被催婚……这些人被统称为“恐归族”。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恐惧——
最不希望被问“混得咋样”
高远在北京打拼也有四年了,依然属于无车无房一族,目前和人合租在传媒大学附近。想起去年的回家过年经历,高远依然有点不寒而栗。老乡们见了他都要烟抽,而且点名要好烟:“在北京混的,还不给发点好烟抽。”更有老乡直接问他收入,并希望“到北京由他来接待”。高远不好意思说,自己还和其他两人合租,就答应下来。谁知道老乡过了一段时间真来了,高远忙不迭地给定下了旅社这才过了乡情关,“要是不招待他们,我父母在村里会被说的。”
有着和高远一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北京打拼,然而回到家却被奉为“上边的人”,“听到这话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其实在北京我们算个啥呀!”一项调查显示,“恐归族”大多都是“月光族”,工资低,加之城市消费又高,囊中羞涩实在无颜见父老乡亲。
恐怕——
“今年红包给少了不行!”
在网络上,关于回家过年的帖子有不少。但是有一个帖子却引起热议,那就是“月入三千不敢回家过年”。这个帖子里面描述了一个“恐归族”的烦恼,他甚至谎称要加班,而没有回家过年。实际原因是他一年下来,没有钱给父母买礼物,给小辈们红包了。
王雨是一家商场的销售人员,这几天正琢磨回还是不回呢?想想回家的开销,她就有点头大:“家里人都要想到,而且小孩子的红包不能给少了,现在这物价涨得,钱都不值钱了,你给个一百两百的,根本不算啥。”最后,王雨得出结论,今年的红包怎么着也得每人400元。但是来自大家庭的她算了一圈,这小孩子还真不少,“还想攒钱买房呢,这首付就一直没凑够,这回家过年真愁啊!”有网友说,回家过了一次年,就像回到“解放前”。也有人表示,在京工作的人不一定非要“衣锦还乡”,“该什么样就什么样,这样就不会回家过年了。”
恐怖——
“过年就是相亲会”
剩男剩女们不愿意回家过年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催人生大事”。刘晓眼看就要到而立之年了,可是她还独身一人。“回家过年?”这个问题这几天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在北京待着,父母打电话过来问处朋友的事,不见面我怎么着都能应付得了,回到家就不行了。”
刘晓去年的春节就像一部电影——《征婚启事》,有时候恨不得一天就要见三个相亲对象,“都是聊个三两句就没下文了,太尴尬了,有时候真想到网络上租一个男友回家,封住亲戚朋友的嘴。”而在淘宝网上,刘晓还真发现了有出租男友的店铺,里面有各种细则——提供共同接送女方父母、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按摩;提供陪游玩服务;提供在家买菜做饭收拾桌子服务、负责洗碗;提供陪女方串门等;附件收费项目有会见等:见朋友或同学10元/次;见同事20元/次;见亲戚50元/次;吃饭:普通吃饭免费;有亲戚长辈在的100元/餐……考虑再三,刘晓觉得还是不靠谱,她决定今年暂不回家过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对儿女发出的心声,是他们最朴素的要求。“恐归族”要放下心理负担,要珍惜与父母相聚的机会。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日,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恐归族’还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比如蚁族,比如大龄男女,这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要全社会都来关注。”
本报记者 于建 J180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