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大代表:溺爱百姓使其变刁民 网民:谁是老子谁是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16: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0日讯(记者 段绍国 李瑛)“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比较刁民。如何去教,应该开拓各种渠道对全体市民进行正面的舆论导向。”9日上午,在佛山两会南海区代表团的分组讨论现场,人大代表方明的上述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网民质疑:此人大代表本末倒置,人民纳税养官,人民才是官员的衣食父母。把人民比喻为孩子,有失妥当吧。

  

人大代表:溺爱百姓使其变刁民网民:谁是老子谁是儿?

  支持:“溺爱”容易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说出这番言论的方明表示不知自己的言论引起了争议,并解释自己所说的“溺爱”,是指“如果市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被政府满足了,这才叫溺爱,如果不合理的要求被满足了,那会有更多人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也有少数网友支持这种说法。

  网友“湘菜”就力挺这位人大代表:“这位代表说得没错!很多时候,我们的政府是矫枉过正。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民众都必需不去触及法律、道德的底线,否则,社会便会无秩序。看看近些年来以爬塔吊、跳楼方式维权的弱势群体,就明白这位人大代表所说的是没有错的。”,接着他进一步说道:“合理的诉求应以合理的方式去诉请,否则这个社会怎么文明?网友们对这位代表的指责与谩骂,说明了许多人根本就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或着说没有深入去思考这个问题。用极端的方式去维权(如医闹),可能暂时获得了被侵犯的权利的补救,却破坏了这个社会基本的公序。”

  “她的出发点是好的,任何服务都是建立在遵从法律的基础上,一味只凭闹就给好处,只会让社会走向无法纪、次序混乱的境况。再之一个懂得遵守社会法纪的公民,也不会以闹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合理、公开、受舆论监督的上诉渠道,这样就不会以闹来解决问题,以满足闹的人来平息事端,这才是一个正常国度应有次序。”网友“空间想像”也表示对这种观点的支持。

  反对:本末倒置 人民才是官员的衣食父母

  对于该人大代表“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的比喻,多数网友表示了反对,网友“老糊里糊涂”就直言不讳的说道:“这完全是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她没有搞清到底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到底百姓教官员,还是官员教百姓。不是有某大官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吗!正是在中国,人民太溺爱‘儿子’了,‘儿子’大多都不孝!”

  网友“小眼眯眯”也不赞同这种观点,她说道:“这个雷人的官员忽视了她的‘人大代表’带着‘人民’二字,她头上的光环是人民给的。是先有人民群众,才会有她。她跟黎民百姓,是舟跟水的关系。要谈溺爱,也是百姓溺爱官员,而不是官员溺爱百姓。”

  “此人不合适做教师,否则误人子弟;更不配当人大代表,说话的腔调无一丝民主意识。”网友“黄保才”更是直接质疑该人大代表的素质。“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领导。群众对一些不平之事,有些过激言论,或有些过激行为,这些‘过激’是由不平之事而起,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老百姓是讲道理的,糊弄百姓的只是历代混官。”网友“翁庶”批评道,他还建议道:“这位人民代表说这样的话,应该好好查一下,她是怎样当上代表的,该代表选区的百姓应该撤销她的代表资格。”

  更多内容请点击:网友热议栏目

  (责任编辑:周亮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