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资本全球化劳力非全球化中国商人伤最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15:48 来源: 《中国商人》杂志

  历史的轮回与理论的愚蠢,被妖魔化的商人伤最深

  文/王海滨

  中国商人数千年的

  轮回与被抹黑

  班固曾评论太史公,认为司马迁写《史记》有两大缺陷:一是写侠,给后世社会带来暴力的种子,不和谐;二是写货殖列传,把经济抬的过高,太功利了,导致后世人为人处世过于势利。总而言之,这两件事都是破坏社会风气的不良诱导。

  而在我看来班固老弟只是个死板的记录者,既无思想当然也没有开阔的眼界,没办法洞察世象,给太史公提鞋也不够资格。

  司马迁智慧的广阔之处在《货殖列传》和《游侠列传》里展露无遗。他清楚地表明整个历史的变革是经济推动,一个个王朝的灭亡和兴起都是经济的变革引起。而侠文化的描述,表明庙堂之下,江湖之远,当人们愿意脱离一个王朝的体系生存时,自由的意志是如何的美丽和强悍。

  而班固只是体现自秦汉兴起的奴才文化,自此中国的文化失去活力,进入了死气沉沉的酱缸时代,大地上充满了主子、奴才和欲做奴才而不能的人。世间只有两种自由的人:一是部分的商人,一是部分的侠。另外一部分商人也变成了奴才,另外一部分侠其实变成了落草的寇,到了一定时间就被招安成了奴才。皇帝其实也不是自由人,他是被权力挟持的人。许多皇帝成为悲剧,比如宋徽宗,他应该是艺术家。

  商人的自由和力量导致权力的控制者对此恐惧,但是却无法摆脱,历次依靠权力的掠夺导致官进民退后总是产生经济的崩溃,王朝的更迭,所以当时代发生变化,开明的权者开放市场,让商人进来,于是经济复苏,王朝兴旺。人们往往将此归结为皇帝的荣耀,称之为明君,那一段统治的历史就成为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而王权恐惧商人的力量,无法控制他们成为奴才,于是就在数千年里打击商人,给他们以卑贱的社会地位,或让他们穿一黑一白的鞋子,或把商人排列在市农工商的末尾。而那些士也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在文字里抹黑商人数千年。“商人重利轻别离……”这句诗从唐朝起把妓女和商人放在一个场景里,说商人的感情生活还不如一个妓女。

  而庙堂对侠的恐惧,却在于侠者拥有的暴力和不受控制的自由生活。侠客的来去自如暴力手段是抗衡王权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最终庙堂在几千年里和侠者达成协议:我在庙堂之上,你在江湖之远;我有我的皇城,你有你的山寨。

  所以山寨是一个边缘化的话题,侠者是一群自由的隐者,但商者却是主要的历史推动者。这句话有点大否?看你怎么理解商人的范畴。古往今来,那些留下名号的人物,比如达芬奇、爱迪生、华盛顿都是商人,他们因为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而成为商人,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经过商的人都知道,要成就一番生意,自己不但要成为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营销天才、行为心理学家和诗人,没有诗人的浪漫,你是活不下去。

  但是中国后来成为了大一统的社会,而欧洲当时仍处在数百个小国割据争斗的局面。大一统的社会,皇帝需要家臣,家臣需要赚钱,民众民需要活着。家臣能够赚钱的领域就是商人已经经营成熟的领域,于是在历史上一次次的产生官进民退。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开放商业,赢得汉朝兴旺,商人甚至铸币供应流通。到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喜欢强悍的武功韬略,向上北击匈奴数千里,耗费巨大。汉武帝的军事化异常强大,我看过当时的单手骑兵刀,宽8公分,长1米,没有吞口,单手柄,可以想象当时汉军个人的强悍和战斗力;同时汉军的铁弩,射程是匈奴人的三倍。这样的军事武装耗空了整个汉朝,汉武帝开始国进民退,收集资本。在盐铁收归国有的过程中,商人倾家荡产,而官中饱私囊。汉武帝之后,西汉就衰落了。

  战争是一种丛林社会的强国之术,日本和俄罗斯是最擅长于此道的国家。战争的根本是掠夺,因而扩展族群生存和发展空间。它和邪恶毫无关系,只是游戏规则不同。美国是从两次大战中获益最大的国家,皆因战争不在美国本土,而它可以作为供应基地,大发战争财。

  汉朝以来,中国的对外战争都好大喜功,毫无用途。汉武帝攻破匈奴,驱逐到伊犁之外,但并没有获得任何财富;隋朝隋炀帝攻高丽,动用数百万军队甚至拖垮了整个隋帝国;北宋初年,宋太祖虽是军人出身,却以银两与北地交易,换得发展空间,给予北地的银两又用来购买宋朝产出,宋朝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宋朝所拥有的GDP是明朝的两倍,明朝从头到尾没有超越宋朝。

  但北宋末,皇族的无限扩张,军队开始经商,官进民退,盐铁茶全部收归国有,北宋没落。以至于金兵打进宋朝,没有强悍的部队可以阻挡,因为军人都去经商了。

  转眼到了民国。上世纪20年代是中国近代史的黄金年代,工业发展,金融崛起。虽然说日本侵华打断了这段发展史,终结了整个国民政权由孔祥熙发起的的国进民退。孔祥熙垄断整个经济命脉,导致大量私营企业生存空间狭小;而孔配合蒋搞的金融集权,印钞掠夺民众资产,制造了比魏玛共和国更为糟糕的通胀,是导致整个国民政权倒闭的主要因素。

  中国喜欢轮回,一圈圈的轮辙,从没向上,一直原地打转。现在又如何呢?

  贬低商人在中国是一种传统

  中国一直精英治国。

  士农工商中的士就是精英阶层,历代知识分子与官场的结合。其实古往今来,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是官,民间也有,都是失意的高考落榜者。知识分子货卖帝王家,心怀帝王事,爱国情怀无外乎热爱皇帝,乃奴才群落。

  然而这帮奴才最瞧不起的是商人。

  数千年来,皇帝只有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主子之下全是奴才。而奴才治理国度的基础是农业,精英层一致认为商人是地位最下的,囤聚居奇、低买高卖、投机取巧,而农民是帝国的基石。

  历代王朝更迭都是农民造反,流民搏命造成的。所以,王朝必须保证农民有口饭吃,同时能够从土地上敲出油来。而商人则一直是软弱的。

  从经济学和行为心理学来说,商人奋斗十年方入门,奋斗二十年方有小成,机会成本太高,退出和进入的门槛太高,所以商人不愿与人争斗,起而造反之类。赢了未必有好处,输了则身家性命全无。

  对于官来说,土地兼并受到皇家约束,因此选择进入商业,自己垄断谋取利益的成本低而受益高。所以,官一直要压低商人阶层,这是赤裸裸的利益索然。

  但从白居易的诗词来说,贬低商人是一种传统。白居易也是大官。最初的利益成为遮羞布下面的东西,妖魔化商人就成为武器。

  压制你成为奴才的奴才,你才无法翻身。

  欧洲是一个幸运的区域,是从不幸运中走上幸运的。

  欧洲数百个城邦王朝来回争斗,给商人提供了机会。商人在城邦国度中游走,从国际贸易到借贷给国王。数百个城邦的存在,迫使国王信守承诺,不敢公然赖账和掠夺商人。因而文艺复兴和英国、德国的工业兴起,金融雏形在伦敦、巴黎等地形成,这是一个机缘巧合,力量的角力而成。

  因此英国的国王权力也受限制,商人势力和教会力量的形成是宪政基础的由来。而后,英国以现代工业缔造的能力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而美国则是纯粹的商业帝国,以抗击宗主国英国的茶税开始,建立了一个商人的联邦共和国。到目前为止,美国是一个以商人、工会和公民力量为组合制衡的体系,商业是这个国度的命脉。

  中华帝国的传统,无法造就这样的命运。

  资本全球化,劳力非全球化,

   中国商人的伤最深

  经济发展到近十年来的黄金十年,房地产和金融利益左右体系,国进民退成为现实,两元经济撕裂了中国的良好发展格局。国有体系占据了几乎所有优势资源,民企在恶性竞争的领域,而信贷形成了高利贷和国营银行体系的双重格局。高利贷迫使整个民营体系失血,而资源丰厚的产业又不开放给民企,只能形成所谓的血汗工厂。

  事情到了这两年,矛盾频出,富士康事件是个导火索。

  我到目前为止没有认为富士康做错了什么,包括我周围所有的朋友,他们不仅仅包括商人,也有白领、学者、工匠,我手下工匠很多。连农一代也没觉得富士康是血汗工厂,为什么?因为我的工匠都是依靠自己的手艺做点工或包工赚钱,他们所有的人认为要得到工钱,就得付出劳力。去年100元,今年120元,你不能承担,抱歉,工人去其他工地干活。工匠要150元,抱歉,没有一个工地会雇佣他。

  这就是最简单的劳资关系,劳工和资方是完完全全的平等双方,甚至于,很多情况我们要很温和、很尊敬的请他们干活。

  谁是弱势者?

  在一个市场上,廉价劳动力超越了工厂的需求,于是就有人指出这样一条道:资方联合起来共同压低工人价钱。真的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有一个工厂能够联合市场所有的工厂压低价钱,因为大家都是竞争关系。如果一个工厂给予超越市场价的工钱,他面临的就是倒闭。

  郭台铭去年宣称即将上调工资20%,除非他玩其他的手腕,基本上富士康离倒闭不远了。富士康的代工利润只有5个点甚至3个点,我不知道劳工成本占几个点。这样一个巨型代工厂在接单时经过严格的成本核算,他根本没有提供高工资的能力。之后年底的报表显示数亿元巨额亏损。

  我在开工厂时,美国amstrong公司来寻找代工厂,寻找了中国所有够条件的工厂,筛选近两百个工厂打样,最终在价格和品质竞争中选择五家公司供货,刚开工就有三家无法承受成本放弃代工。

  这就是现实,哪里来的利润空间可以发善心?

  在商场上,通往地狱的大门是慈悲心泛滥制造的。当你慈悲心泛滥,这样大规模的工厂倒闭,就会导致80万人失业,还没有计算上游产业链的损失。

  敢问各位专家学者,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上百万人的公务员职位帮助就业?是否有无数产业升级的上流企业容纳他们就业?是否有肥沃的土地可以提供超过2万元的年薪?是否有足够温和的环境提供上百万个小企业供你创业?

  富士康的问题出在整个社会机制上。我们的农村城市化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无数农民成了候鸟。城市成为既得利益者,享受廉价劳动力而不提供身份给农民。在中国的户籍制度中,户口意味着一切生活权利,包括医疗、养老、失业、救助、教育。当城市把这些挡在外面,农一代工人眷恋土地,有一技在身,希望有一天回到土地上。这是他们的希冀,我手下的工匠不止一次和我说起叶落归根。但是,农二代在城市长大,和城市的小孩一样不知道稻米如何长成,他们希望的就是城市小孩拥有的。

  但是城市化的畸形把他们挡在外面。这些孩子进入工厂做工,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买不起房子,没有几个能够讨到女孩子喜欢。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们的根在哪里?他们的归属在哪里?

  当他们欢天喜地进入富士康,高科技企业、世界五百强,发现也只能拿到两三千元工资,尽管超越了其他“血汗工厂”,但这就是希望的尽头。所以许多青年人出现了心理疾病。

  请你告诉我,这是企业的问题吗?

  如果我是郭台铭,第一选择是尽可能的配合政府调查,在整个工厂内建立青年社区,提供体育娱乐场所,这就是极致了。如果不行,转移工厂去柬埔寨或印度。再不行,把公司关闭了事。当然,我听说富士康不赚钱,关闭后有多少隐性债务浮出水面,不得而知;而这80万员工失业会造成怎样的恶果,我也不得而知。

  一百多年前,广东十三行在政府挤压下倒闭,导致200万工人失业,这些工人提供了太平天国的暴动基础。太平天国在洪秀全的个人野心下,造成人间浩劫,数千万平民死亡。

  每个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财务自由,热爱事业、支撑家庭或整个家族。一个企业家的命运往往是整个家族的命运。

  每个人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工人不会替资本家想什么,因为工人只要对得起自己的那份工资,已经远远超越了企业主的期望。而企业主,想到的就是维持企业生存,不至于拖累家庭。

  工人还可以到处打工,一个企业倒闭再起来就如同登山。许许多多的企业主都经历了炼狱般的历程,所谓金钱的光辉、财富的荣耀都是一霎那。

  全球化到现在是资本的全球化,并不是劳力资本的全球化。在西方世界,工会林立,导致欧洲、美国、南美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资本的顺畅流通,必定寻找劳力自由的地方,这是中国得以三十年迅速发展的原因。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三十年的发展带来的收益已经超越了农地收入。但是城市化的限制,如同全世界的移民限制一样,从中国到美国,农民都是非法偷渡者,没有身份,也享受不到福利。

  这就是全球化资本,非全球化劳力的恶果。

  实际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大多受到西方各国工会力量的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劳工在和全球劳工竞争。全球的经济不平衡存在一天,劳工的竞争就不会停止。

  中国的问题第一是限制土地的私有化,力图以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在土地上,这就造成了农二代的无根基。而农民没办法把土地变成财富,他们就无法在城市立足,让第二代融入城市生活。

  第二个问题,在于不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转身支持垄断国营体系。当国营体系形成垄断后,他照顾的是小团体的利益,同时由于垄断赚钱轻松,因而放弃了创新和研发。只有私营企业主有了稳定的私权,有长期的基业打算,不是随时准备拔脚溜走或是炒房买金,这个时候才能带来产业的升级换代。这样,才能够使就业不至于锁定在代工工厂。代工工厂在全球竞争,和印度、柬埔寨、越南竞争,劳工不可能换得高收入。

  商人的创造力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商人的创造力才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如果每个商人都准备溜走,谁会在这里扎根?指望那些垄断企业吗?你看到过他们有动力创造吗?

  在新型企业里,的确可以做到把民主制约体系和集体创造力结合起来,做成一个大家共同的事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土壤可以产生这样的企业。无数的企业主花在应酬体制内权利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了研发。这难道是企业主的问题吗?

  “资本家剥削劳工”

  理论的愚蠢与悲哀 

  黄金十年发展带来的是什么?

  商人成为替罪羔羊。

  有研究者认为:在存在过血汗工业的多数发达国家里,血汗工业已经被控制住或消失了,原因是工会的压力、工人政党的发展、工厂生产经济的不断增大以及对工业中人际关系的日益关注。换言之,自治工会的作用被认为是第一位的。而从19世纪末起,许多学者如B·韦伯在《如何最有效地摆脱血汗制度》(1892)中,J·R·康芒斯在《工会与劳工问题》(1905)中,也都把自治工会的存在看成是消除血汗工厂的最重要因素。不给工人谈判的权利,指望资本家的善心发作来消除血汗经济是靠不住的……

  我看见这篇义正严词的文章,禁不住要笑,然后心中一阵阵的悲凉。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学如此昭彰的时代,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理论沉渣仍旧泛起。

  在人类近代史上,有一个理论造成了人类社会的浩劫,那就是资本家剥削劳工。这个理论曾经造成半个地球的人们生活在地狱之中;曾经造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一些阶段处于动荡和经济停滞的局面。

  而今天,西方劳工组织俗称工会,使西方经济受到阻碍,这给中国提供了经济腾飞的机会,给中国人提供了脱离贫困的机会。然后现在,一部分人站出来义正严词的批判血汗工厂。

  血汗工厂不但是工人的血汗工厂,也是企业主的血汗工厂。

  在市场上,当政治不干涉经济时,劳工与业主博弈,谈判与获得契约,约定双方的利益支付,一方付出劳力,一方付出资本。当资本家不遵守契约时,在市场上就会遭遇到自由竞争的威胁,因为工人会选择其他的工厂;当工人不遵守契约时,其他的工厂就会拒绝接受。

  当一个社会里政治力量插手,造成工会力量日益庞大,就会面临经济的报复,资本者可以离开,倒闭的工厂和失业的工人留下。从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我知道西方许多工会组织都是黑帮。从我目前有限的从商经验,我知道目前许多国家的工会组织仍旧是黑帮,以至于阿根廷的总统不和工会合作就无法上台。这样的结果是,大企业离开阿根廷去了智利,无数的阿根廷本地人失业,因为即使是阿根廷自己的国家银行都恶心自己本地的劳工。

  我始终相信自由经济市场的力量,可以调和人类的自私和性本恶。自私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民主可以制衡人类的自私不至于毁灭人类自身。资本家没有善心,工人也没有。我的每一个工人都对我说,王老板,这个世界上不给钱谁会干活?同样的,这个世界上,不干活谁会给钱?如果我是一个不顾市场竞争的血汗工厂主,工人可以迅速离去,我会倒闭。如果工人认为在这里干活不但可以免于饥饿和贫穷,还能有合理的收入,他就会留下。这个经济的社会是商人在殚精竭虑冒着各种风险喝着自己的血汗推动的。

  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的共同命运是让更可能多的人们摆脱贫穷,这意味着发达国家的劳工组织可以自私的要求关闭自由贸易通道,要求贸易保护主义,要求人民币升值……发展中国家的劳工处于同样自私的目的,要求产业转移,要求就业,要求摆脱贫穷和饥饿……

  对于商人来说,最大的道德就是在市场上竞争,创建一个个成功的企业,为自己谋取财富,从而为人类社会提供就业。如果发达国家的劳工组织自私到要企业毁灭,资本家可以去发展中国家;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要这些资本,向发达国家学习劳工组织的贪婪和无休止的欲望,那么商人有继续告别的权利。

  这个世界不是平的,有二十亿人还在穷困和饥饿中,他们需要商人的创造力,需要就业,需要和发达国家的劳工组织成员一样的生存权。他们唯一不需要的是虚伪和贪婪,贪婪会剥夺他们生存的机会。商人不需要怜悯,不需要施舍,只需要公平,如果没有公平,幸好我们天生是强大和自由的。

  工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只有一种情况才会出现,那就垄断企业的出现。当垄断企业出现,市场就失效,因为工人再也无法选择,市场的博弈陷于停滞。

  当洛克菲勒垄断了石油联合体,西部就响起小业主自杀的枪声,工人也只能选择低工资待遇,这导致了美国社会制定反垄断法,抑制垄断企业的反社会性。

  在自由竞争的世界里,血汗工厂不存在,只存在发达国家的劳工和不发达国家的劳工在竞争。当世界存在不平衡,贫穷和饥饿存在,劳动力的竞争就在劳工间存在。如果企业主忽略这点,在全球竞争中就会被其他企业主挤垮;国家政策如果忽略这点,就会被其他国家所代替;劳工忽略这点,就会面临饥饿和失业。

  当世界的不平衡存在,就存在资本的流动,商人的游走和劳工的流动。这是为什么存在劳工偷渡和迁徙的原因。

  这才是全球化,但是各国的政治力量包括工会力量在内阻碍了全球化的全面展开。后果是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从欧洲到美国,货币的泛滥并不能降低西方社会的失业率。欧元的贬值虽然会刺激欧洲出口,但是劳动市场的禁锢,仍旧是整个欧洲市场的软肋。美国眼开眼闭,容忍了数千万非法移民,因为它的劳动力市场需要非法移民。这是美国经济仍旧具备活力的原因之一。

  当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受到政治因素约束,各国政府只能依靠印刷货币和财政赤字维持经济的时候,可以想象我们的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它会震荡性的发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