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制裁+暗杀"难阻伊朗核计划 两情况会导致战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10: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伊朗核科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前天被人投放炸弹炸死,凶手得手后骑车逃之夭夭。这是伊朗自2007年以来被暗杀的第5名核科学家。2010年,伊朗核设施的电脑系统染上病毒遭到破坏。去年11月12日,伊朗一个与核发展计划有关的导弹基地发生神秘爆炸,一名将军和16人被炸死,附近两座大楼被炸毁。

  欲制造心理恐慌效应

  

  对伊朗核科学家不断进行暗杀,这对伊朗的核发展计划究竟带来多大影响呢?从被暗杀的对象来说,他们没有伊朗政府提供的特别安保措施,因此他们不是核计划的核心人员,他们的遇害对核计划的进展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这一系列暗杀活动的动机非常明显,在伊朗核科学家中间制造心理恐慌,让他们在工作时整天提心吊胆,最好能知难而退。此外,由于伊朗核设施非常分散,而且深埋地下,对伊朗核设施的人为破坏不会改变这个国家的核发展方向。

  伊朗是否已经做出制造核武器的战略决定或仅仅是为了获取发展核武器的能力?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和西方国家目前还不能确定。在证据不确凿的情况下,如果美国和以色列贸然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中打击,不仅师出无名,风险很大,而且在国际上得不到支持。因此,美国目前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经济制裁和一系列破坏来阻止和延缓伊朗的核进展,这比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代价要小得多。

  面对核科学家遭人暗杀和核设施遭到人为的破坏,伊朗可以怀疑和谴责美国和以色列,但由于没有更多直接证据,伊朗很难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美浪潮,也很难兴师动众采取报复行动。但是,制裁对伊朗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步步紧逼的经济制裁、军事威胁和暗杀破坏的持久压力下,伊朗当局是继续在核计划的道路上走下去,还是从梯子上爬下来喘口气。美国相信,要是这一高压政策一直持续到伊朗2013年6月的总统选举,这可能会对选举结果和新政府的重大决策产生影响。

  两种情况会导致战争

  最近一个时期,美伊两国关系围绕新的经济制裁和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军事演习剑拔弩张,不排除一个小小的误判导致擦枪走火,从而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无论是伊朗的军事演习也好,还是美国的调兵遣将也好,目前虚张声势的成分比较多,双方力图从气势上和心理上压倒对方。从双方实力来看,伊朗首先挑起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任何军事冲突对伊朗来说无疑是自杀。伊朗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并有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从而影响世界1/3的原油运输和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但是,美伊之间的任何军事冲突都会导致伊朗的核设施以及海空军的力量严重破坏。当然,美国为此也将付出惨重代价,包括今后面临更多的恐怖袭击。

  因此,围绕伊朗颇有争议的核发展计划,只有出现两种情况才会导致战争。第一种动武的可能与美国国内政治密切相关。有西方媒体分析,在美国今年11月举行的大选前两个星期,要是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失业率严重,奥巴马总统的民意支持率始终落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3-5个百分点的话,不排除奥巴马以伊朗马上拥有核武器为借口发动空中打击,转移国内的视线,提高国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借此赢得总统选举。

  第二种可能,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确信伊朗距离拥有核武器只有一步之遥。绝不允许另一个伊斯兰国家拥有核武器并威胁中东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美国的安全利益,这是美国的底线。美国国防部长佩内塔最近表示,伊朗目前距离掌握核武器的技术和能力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这就是说,美国目前还不到非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时候,可以继续通过加大经济制裁和其他秘密破坏活动来延缓伊朗核计划的进展。伊朗在2013年举行的总统选举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美国和西方国家寄望伊朗新政府能审时度势做出放弃发展核武器或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引而不发的战略决定。

  因此,在今年秋季之前,美伊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当伊朗的核科学家不断遭受暗杀,核设施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伊朗究竟选择忍气吞声还是进行反击?一些中东问题分析家认为,不服软的伊朗将会选择战斗,可能会采取适当的报复行动。尤其是美国和以色列把伊朗逼急了,不排除双方采取的报复和反报复行动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失控,从而引发一场蓄谋已久战争的可能。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