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让“农民工”称谓消失非常关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10: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叫不叫“农民工”不是关键》的评论文章。该文章认为,现在有关部门只是取消“农民工”称谓,叫他们“援建者”或“新居民”,虽然一时会让农民工心里感觉好受一些,但“农民”这种与生俱来的身份是无法改变的,对于这个群体的歧视依旧。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现在的“农民”身份,与二元制户籍制度密不可分。
“农民”之称谓,本身确实没有歧视的意思,而主要是表明一种职业。但二元制户籍制度确立之后,随着时日的推进,人为地给“农民”添加了很多歧视因子,这也是客观存在着的。譬如,很多就业机会都不属于“农民”,这些机会被本来就不是“农民”的人或转变了身份的“农民”独占了。
实际上,“援建者”或“新居民”之类的称谓,只是“农民工”称谓的变种而已,覆盖在其上的歧视性依然存在。
《叫不叫“农民工”不是关键》一文还认为,“只有修订法律,改变制度,彻底让农民权利去贫困化,让农民这一职业事实上与其他职业权利上是平等的,即使进城务工农民保留“农民工”的称呼也未尝不可。”
该文作者希望修订法律,改变制度,这应该予以肯定。但是,其它的言辞,笔者就不能认同了。
具有农民身份的务工者,客观上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了,所以“让农民这一职业事实上与其他职业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一提法尽管很好,但与“农民工”这一称谓没有多大的关系了。此处,《叫不叫“农民工”不是关键》一文的作者没有将职业和身份严格地区分开来,其所言“让农民这一职业事实上与其他职业权利上是平等的”,针对的是在家务工者——职业为农民,而非出外务工者——职业为产业工人,这便脱离了文章的核心,即“农民工”这一称谓的问题。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有时确实非常搞笑。譬如,一个市民,做了企业之后,无人叫他“市民企业家”;但一个农民做了企业之后,便会有很多人,甚至政府文件或新闻报道中都称呼其为“农民企业家”。究其本质,骨子里对农民还是有种歧视。故而,尽管很多人已经倡议多年,但“农民工”之类的称谓就是挥之不去,并会生发出诸如“即使进城务工农民保留‘农民工’的称呼也未尝不可”之类的言论。
既然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即其职业已经变了,但为何还要特别加以区别,而拿“农民”身份说事儿呢?为何不把务工的市民叫“市民工”呢?
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农民客观上本就遭受种种歧视,但为何又要来个“农民权利”之说呢?难道农民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既然是,为何不说“公民权利”呢?究其本质,还是一种歧视,只不过较为隐藏罢了。尽管笔者相信《叫不叫“农民工”不是关键》一文作者的本意是想消除歧视。
其实,此类怪异现象的存在,本身也反映了称谓的重要。正因如此,所以古人才教导我们:“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颇具智慧的。
众所周知,嬴政当年统一中国,可谓功高盖世。于是乎,为了其名号,各方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而最终推出的“皇帝”称谓,意即嬴政之功劳比“三皇五帝”还要大。此后,“皇帝”被沿袭使用2000余年,足见称谓之重要。
其实,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譬如,在一家乡镇企业,有谁会把总经理称为“农民工”呢?尽管这个总经理原来确实是农民,甚至出任总经理后还保留着农民身份。
通常情况下为何都要改口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称谓非常重要。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较长历史时期,农民基本不能自由流动。如果农民要远离家门,需事先取得当地官方的同意,并手持官方的证明。否则,往往就不能成行,擅自行动者十有八九会受到严肃的处理。用人单位,也不得让盲动人口——没有证明的农民获得工作机会。其用意就是要把农民牢牢地“稳固”在土地上。但是,改革开放的东风,终于让中国农民拥有了出外就业的机会,即不必再去找官方开介绍信之类的玩意儿,就可以去外地从事“副业”了。后来,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很多人和机构,将这个可以自由流动的群体称作了“农民工”。就此意义而言,当初提出“农民工”这一称谓,反映了历史的一种进步。
而且,时代在飞速发展。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各界,包括新生代的务工者,已经意识到“农民工”称谓确实存在歧视的成分并呼吁对其进行改变。2011年底,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不希望被称“农民工”,依然认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只占14%。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下,“农民工”较之普通工人有了低人一等的色彩,这也是超过八成新生代务工者不希望被人称为“农民工”的原因。而且“农民工”的称谓过于强调了户籍的差异,不利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只有不断坚持户籍制度改革,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不合理的利益安排,禁止基于户籍的差别对待,才能真正让“农民工”走进历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让“农民工”这一称谓消失非常关键。(罗竖一)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中国青年报:叫不叫“农民工”不是关键
农民工真在乎“农民工”这称呼吗
浅谈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的路径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