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是什么“宠坏”了那些洋品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4 07:10 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图文:是什么“宠坏”了那些洋品牌?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强生屡次发生召回事件 CFP图

  昨日,苹果iPhone4S正式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市,这比欧美晚了90多天,引发众多中国消费者质疑。而此前,强生公司22次产品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麦当劳等在国内外实施双重产品标准……在经济增长强劲的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傲慢”的底气何来?到底是谁“宠坏”了这些洋品牌?

  消费者遭跨国公司“耍大牌”

  新产品上市时间明显滞后,是一些跨国公司对待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之一。

  1月13日,中国内地与安圭拉岛、巴布达、玻利维亚等共同成为全球第三批迎来苹果iPhone4S正式上市的市场。此前,iPhone4S已于去年10月14日在美、英、日等7个国家率先发售。

  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一些登陆中国的国际品牌,对产品质量缺乏责任意识。

  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来自西班牙的知名服装品牌ZARA已经至少7次被各地工商抽检质量不合格。范思哲、巴宝莉、香奈儿等国际大牌都曾在中国抽检质量不合格。

  与此同时,“宜家窗帘因存在勒死儿童风险在北美地区召回,但在中国并不召回”“丰田汽车在中美执行两个召回标准”……一些跨国公司的产品问题被曝光后,在国外市场立刻补救,但在中国却以“产品符合国内标准”为由不了了之。

  违法成本低致洋品牌“犯险”

  一些国际品牌为何在中国市场搞“双重标准”?首先,缺乏竞争让处于垄断地位的洋品牌有恃无恐。

  电信专家、北京计世资讯副总经理郭海涛说,尽管中国市场对苹果极其重要,但苹果从心态上却不重视中国。因为它仗着产品好,感觉可以有恃无恐。

  其次,处罚标准中外有别让洋大牌感觉不到“痛”。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认为,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设定的违法成本低,是国际品牌屡次“犯险”的主因。而在欧盟,触犯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将被处以相当于违规年营业收入10%的罚款。

  相比之下,一些“洋大牌”在中国即使出了质量问题或欺诈案件,罚单往往只有几十万元,根本感觉不到“痛”。

  最后,一些地方政府有意无意地“宽容”,导致对洋品牌监管力度较弱。

  打破洋品牌的“超国民待遇”

  如何狙击外资企业责任“中外有别”?有关专家认为,不仅需要消费者观念的改变,更需要提升法律威慑力,提高监管主动性,从制度上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的权益。

  刘春泉表示,政府应立法规范跨国公司滥用劳务派遣等行为;同时应借鉴国外经验,对不诚信企业提高处罚门槛,大幅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

  “监管部门应引导企业认识到合法与诚信是市场的底线,更要正视消费者的感受。”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建议,在用“硬规则”对不诚信的企业进行制约之外,也需营造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

  相关新闻回放

  1、味千拉面“骨汤门”:味千拉面稀释36倍出卖,每碗汤的钙含量宣传为1600毫克,而实际只有48.5毫克,存在虚假宣传的现象。

  2、肯德基“豆浆门”:有网友发现肯德基“醇豆浆”并非消费者理解的现磨现做,而是由豆浆粉调制而成。肯德基做出回应承认,全国多个地区的肯德基醇豆浆由豆浆粉调制。

  3、网友发帖曝光麦当劳北京密云鼓楼餐厅门前大量包装破损、被烈日暴晒、包装内水汽蒸腾的汉堡原料面包。后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表示,该批次面包已被处理,决不使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