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沈建光:人民币国际化正当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7: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沈建光:人民币国际化正当时

  “从经济发展大背景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跻身发达经济体的必经之路。海外经济疲弱,国内刘易斯拐点的出现,都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箭在弦上。”沈建光认为,2012年,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加速推进。

  资料显示,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二,出口额、外汇储备位于世界第一。然而,当前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仅仅限于少数邻近地区。沈建光指出,“由于美国政府为刺激国内经济,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元贬值、扰乱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如若人民币可以成为国际货币,将会大大降低人民币依赖美元储备的风险。”

  此外,沈建光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也将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企业“走出去”,完善宏观经济管理框架。事实上,仅就“走出去”而言,最新公布的中国对外投资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已达到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同时,中国对外投资累计存量达到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更关键的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并购比重显著提升,达到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亿美元。

  据了解,人民币国际化包含两个核心含义:人民币要逐渐实现基本可兑换。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在市场选择中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员;从具体的操作层面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在制度和市场建设方面的4个步骤,包括资本项目开放、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率市场化以及更有弹性的汇率浮动机制。

  沈建光认为,在这两层含义里,最根本的核心是使人民币成为一个可兑换货币。“接下来成为一个储备货币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沈建光认为,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具备成为储备货币条件。事实上,有评论认为,去年年底,日本宣布购买中国国债,也是认可人民币可以作为储备货币的一种积极信号。

  在沈建光看来,到2015年,人民币可能实现基本可兑换。不过,他强调,单纯通过离岸市场来评价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步骤是先推汇率改革,然后再推人民币跨境使用。

  “值得欣慰的是,汇率的灵活性也在增加。”沈建光说。事实上,央行去年刊登在其网站的报告也证实,中国将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渐进稳妥的实现汇率均衡,而人民币汇率也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