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红酒投资:买的人不喝 喝的人不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7: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朱立农是著名进出口公司德国胡培顿在中国一家全资子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独立酒评人。作为一名长期追踪红酒市场的业内人士,面对红酒市场大热后出现的跌势,他指出,目前国内很多人投资葡萄酒正处于一种盲目的纯粹逐利的阶段。
“姚明红酒定价有炒作痕迹”
北京晨报:中国买拉菲的都是哪些族群?有传言称江浙游资是推高拉菲价格的主力?
朱立农:江浙游资对全国的拉菲狂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拉菲在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也成了请客送礼的首选,从而形成了“买拉菲的人不喝,喝拉菲的人不买”的局面。
北京晨报:姚明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红酒、赵薇收购酒庄,明星的加入将给红酒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朱立农:明星们对红酒表现出兴趣是一件好事,说明红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全球首瓶姚明葡萄酒”在拍卖会上拍出15万元的价格,首款姚明红酒定价将近2000元,却带有明显的炒作痕迹。
“下跌是向正常趋势回归”
北京晨报:在这次红酒价格下跌过程中,二线酒庄价格的下降并不明显,是不是意味着将来国内消费者对红酒的认知将出现分化?
朱立农:2011年精品葡萄酒价格出现自2008年以来最惨烈的下跌,某些葡萄酒价格更是下跌近半。事实上,这次红酒价格下跌主要也是针对一线酒庄,因为国外收购的主要是这些酒,之前炒得太高了,现在下跌算是向正常趋势的回归。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炒作少了,价格就趋向合理。而且据统计,2011年中国内地(包括香港地区)的葡萄酒销售量达到1.56亿箱(相当于18亿瓶), 普通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可以喝到更多物美价廉的葡萄酒。
消费者通过对葡萄酒更深入的认识,会更加理性地选择和消费。而对于那些请客送礼的人来说,产品价格是他们消费的目的,所以他们仍然会追捧那些价格高的葡萄酒。这只是不同目的下的不同选择而已。
北京晨报:对经销商而言,这次下跌会不会带来观念上的变化?
朱立农:肯定会改变他们的观念,而且多多少少也会改变他们的经营模式。对高端葡萄酒的经营应该会更加谨慎和多样化。
“国内红酒投资很盲目”
北京晨报:中国的葡萄酒投资正处于哪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朱立农:目前葡萄酒的投资主要是葡萄酒基金,即专业的管理人士向富有者募集资金,共同收购期酒或现酒,以获取利润,并进行套现、分利。任何投资者进行投资,都是为了能够获利,相信葡萄酒投资者也是这样的。许多人热忱地投资葡萄酒,是因为在过去十年中,葡萄酒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
但是,很多投资者对于葡萄酒本身并不是很了解。投资葡萄酒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比如基金获取资源的能力、必须有适合保存葡萄酒的场所、良好的运输条件、能追溯葡萄酒来源的证明,而且要有变现的能力等等。而目前在中国,并没有正规的葡萄酒变现渠道。所以应该说,目前很多人投资葡萄酒是处于一种盲目的纯粹逐利的阶段。
北京晨报:如何看待各地兴起的红酒交易所在红酒投资热潮中扮演的角色?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有分析认为,这对刚刚兴起的红酒交易所是一大打击,您认为呢?
朱立农:目前这种专业的葡萄酒交易所,在境外只有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香港葡萄酒交易所,在内地有去年底在上海和天津成立的葡萄酒交易所。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来说,除了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其它的交易所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特别是内地刚成立的这两所。目前高端葡萄酒的流通还是在拍卖市场上。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的决定不一定是个打击,反而具有很好的规范作用。如果能切实贯彻,可以让葡萄酒交易所从一开始就接受监督,遵循严格的管理制度,避免严重的投机和价格操作等,为以后葡萄酒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不要被宣传的高回报率忽悠”
北京晨报:有分析认为,拉菲等红酒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内地投资者与境外投资者对红酒投资理念分歧的结果,您觉得呢?
朱立农:境外投资者最初只是因爱好而投资葡萄酒,理财概念淡薄,所以从酒庄到拍卖市场,葡萄酒的价格并不会出现高得离谱的状况。而内地投资者出于逐利的目的,在境外葡萄酒拍卖市场频频现身,手笔越来越大,致使酒庄也开始惜售,并不断抬高价格,使高端葡萄酒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各酒庄为此高兴得偷笑。葡萄酒的价格事实上是被炒高的。
而现在价格回落,只是获利回吐而已。一方面是由于金融危机,酒庄需要套现;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越来越懂酒,葡萄酒是个很个性化的东西,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对不同葡萄酒的喜好也是不同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口味,而不是单纯关注价格的高低。
北京晨报:如何看待国内兴起的红酒投资热潮,一些红酒基金给出了15%的预计年净回报率靠谱吗?
朱立农:谁都知道,任何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葡萄酒基金的风险也有很多,包括葡萄收成、葡萄酒储存是否得当、葡萄酒价格的升降、基金公司人员的变动、基金的生命力等等。国内的葡萄酒基金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一个新兴的产业现在还难以评判。
北京晨报:对有意涉猎红酒投资的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建议吗?
朱立农:葡萄酒投资者首先应该要喜欢葡萄酒,享受葡萄酒,了解葡萄酒。只有对葡萄酒爱好,进而发展到了解,再来谈收藏和投资才能水到渠成。
葡萄酒投资最终要回归本质,喧嚣尘上的炒作会浮现泡沫。所以,建议有意涉猎葡萄酒投资的普通投资者,不要被宣传的高投资回报率冲昏头脑,而应该静下心来先去真正了解葡萄酒。
晨报记者 陈琼
■拉菲小传
拉菲葡萄酒是拉菲庄园出产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之一。拉菲(Lafite)创园于1354年,1868年詹姆士·罗斯柴尔德爵士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440万法郎中标购得,该家族拥有拉菲庄园至今。
拉菲酒庄年产量控制在2万至3万箱。由于供不应求,预订都是在葡萄成熟半年前进行,且每个客人最多只能预订20箱。而年代久远的拉菲更是存世稀少,因此受到红酒收藏家的狂热追捧。
在中国,从去年开始,两件事让不喝红酒的人也开始熟知拉菲。一个是中石化广东分公司300万元公款购买拉菲酒;一个是,宋丹丹指责潘石屹盖的楼难看,在微博(http://weibo.com)中说了一句“我请你喝拉菲,别再盖楼了,真的,求你了”。
没钱喝不起拉菲。不过,就算真有钱,也不一定喝得上拉菲。据说,拉菲酒庄10年的产量也达不到现在中国一年的拉菲销量,也就是说,中国人喝到的拉菲中,90%是假的。
■追问二
谁制造了
拉菲泡沫?
伦敦期酒交易所新增会员一半来自中国
拉菲身价的暴涨除了货源稀缺因素外,主要在于人为炒作。
拉菲一年仅产20万瓶,货源的稀缺和紧俏成了中国投资者看好拉菲的最大理由。而有观点称,中国投资人的倾力追捧使得拉菲身价暴增,继而带动红酒投资格局出现巨大变化。
最经典的例子是1982年生产的拉菲,这个在无数电影中作为尊贵和品位象征的化身,有着“红酒中的战斗机”的称号,在中国买家的支持下,这款酒的价格在2010年一下子被抬高近93%,创下了10年里876%的价格上涨记录,而同期金价上涨不过4倍。
在拉菲狂潮中,中国消费者和炒家被认为是拉菲价格的推手,业内人士指出,亚太地区的投资人在2006年之后才开始介入,而在去年上半年,中国人对拉菲的追捧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2011年伦敦期酒交易所的新增会员5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的葡萄酒进口量在7年增长了8倍,而从2009年开始,拉菲拍卖现场90%以上都是中国面孔。
“基于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威望,中国人对拉菲的追捧已经达到了迷信的程度。”一家著名拍卖行亚洲地区葡萄酒主曾感叹。而这种迷信已经扩散至拉菲的副牌,近年来,拉菲集团在世界各地收购了不少酒庄,这些酒庄出品的葡萄酒无一例外地被打上罗斯柴尔德家族凸起的“五箭族徽”,在中国市场享受非比寻常的追捧。“中国人近年似乎只认拉菲这个牌子,任何一款酒只要酒标上写有‘Lafite’,就仿佛拥有了点石成金的魔力。”
如果以地域来划分,香港和内地沿海是购买拉菲的主力,朱立农对记者表示,和香港炒家不同,江浙游资对红酒的追捧带有“炫富”的意味,“他们甚至缺乏应有的红酒知识”。
晨报记者 陈琼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