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非经贸合作十大新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8: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实现对最不发达国家发展援助承诺
11月4日,胡锦涛在G20戛纳峰会上的讲话表示,中国实现对最不发达国家发展援助承诺。在粮食安全领域,截至2010年底,中国通过双边渠道累计提供粮食援助共计43亿元人民币。为帮助非洲国家应对罕见的干旱灾害和粮食危机,中国已宣布向有关国家提供总计5.332亿元人民币的紧急粮援。在基础设施领域,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32个。2010至2012年间将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1至2015年间将为发展中国家援建200个清洁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坚持通过减免关税等多种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对华出口各类产品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已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编辑点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力所能及的援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会如此。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不仅直接造福亿万国民,也给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
2011年中非贸易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11月16日发布,今年前三季度,中非贸易额达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0%,接近去年全年1269亿美元水平,预计2011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对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达到10.8亿美元,同比增长87%,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势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非合作平稳发展,中国企业在非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2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37亿美元。中非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在金融、电信、旅游、航运等领域合作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编辑点评:当今世界是共赢的世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欠发达的大陆,中非之间经贸合作互补性之
强,甚至超出了中国与某些发达国家。中非合作的前景江平岸阔,柳明花艳。
中国企业撤离利比亚
自2月16日以来,利比亚局势动荡,当地多家中国公司遭到袭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保护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安全作出重要指示。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3月5日,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圆满结束,共撤出35860人。中国有75个企业在利比亚有50个工程承包项目,涉及金额188亿美元。
编辑点评:中企撤离利比亚动作之快、人数之多、结局之顺,诚为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最佳注脚。但中企蜂拥投资北非蕞尔小国,损失之惨痛,警示在追逐利润时,分散、化解投资风险的重要性。当然,损失最终如由财政“理赔”,投资者的痛苦指数或许大为减轻。
中国对非洲之角大力援助
2010年3月以来,非洲之角遭遇60年罕见的干旱和饥荒,1300多万人面临饥饿威胁。中国政府高度关注非洲之角地区遭受的旱灾和饥荒,为帮助非洲国家应对罕见的干旱灾害和粮食危机,中国宣布向有关国家提供总计5.332亿元人民币的紧急粮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的最大一笔粮食援助,是中非真诚友好、患难与共的又一生动例证。
编辑点评:患难见真情。在全球一村、荣枯与共的今日,哪里有天灾人祸,哪里就有负责任大国——中国的身影。
中非发展基金
联手四达时代投资非洲数字电视产业
2011年12月21日,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中非发展基金与四达时代通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盛大签约仪式。双方将在非洲共同投资建设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网络。
国开行和中非基金始终关注四达时代在非洲的业务拓展,双方自2007年洽谈合作开始,始终保持密切沟通。2011年3月,中非基金经过对四达时代非洲项目近1年的的跟踪考察,正式决定投资1.5亿美元到四达时代的非洲数字电视项目,21日签署的协议是中非发展基金与四达时代在股权融资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贷款+投资+产业”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有助于中非文化交流,有助于丰富非洲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当地文化发展和科技发展。在未来3到5年内,四达时代计划将中国主流媒体覆盖到非洲70%以上人口,发展1000万电视用户,发展1600万移动多媒体用户,让非洲人民更深、更广、更真实地了解中国,成为非洲地区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传媒集团。
编辑点评:如何营造软实力,做到软硬兼备,这对构建硬实力略有心得的国人无疑是艰巨挑战。中非基金与四达时代在非洲以我为主、因地制宜的合作,或能开启中国文化在非洲大陆由软转硬的契机。
“中非合作圆桌会议”
发布万宁宣言
11月10日,出席“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二次大会的400多位中国和非洲前政要、前外交官、企业家、学者,以及近40个非洲国家的驻华使节,在海南省万宁市联合发布了《万宁宣言》,承诺将以民间力量,促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与会成员在宣言中表示,将从国际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利用自身资源,为中非经贸合作发挥桥梁和引导作用,同时从公共外交角度,促进中非友谊的发展,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点评:中国与某些国家一度存在政热经冷或官进民驻足的现象。中非之间虽然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但如何促进、提升、规范民间投资,确保经贸往来自生自长自壮,犹待各界大力探索、实践。
非洲商品展销中心落户义乌
5月6日,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非洲商品展销中心正式开业,展销中心总面积5000平方米,重点引进非洲特色商品。为吸引非洲客商,“中心”对入驻的非洲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免场地使用费、物业管理费等多项优惠措施。目前已汇集了津巴布韦、突尼斯、埃及、南非、加纳、塞内加尔、贝宁、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等20多个国家的2000余种商品,包括蓝博士、葡萄酒、民间古董、皂石摆件、乌
木雕刻、咖啡、纺织品、草编工艺品等特色商品。
编辑点评:礼尚往来,乃中华文明精髓之一。助人亦是助己,应运而生的非洲商品展销中心,对扩大非洲对华出口、促进中非经贸交流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象征和实际意义。中国并不片面追求贸易顺差,言不虚也。
中国将与非洲“棉花四国”加强合作
中国与由非洲主要产棉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组成的“棉花四国”12月14日在日内瓦共同发表公报,宣布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中国与“棉花四国”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建立双边棉花合作项目,提供优良棉种和农机、化肥等物资,进行棉花种植技术示范和推广,开展多边和双边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支持双边企业合作项目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链拓展等。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公报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此次对“棉花四国”的援助是切实响应和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促贸援助”倡议,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解决发展问题的又一举措,旨在帮助非洲“棉花四国”进一步提高棉花产业能力建设。
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棉花200多万吨,包括“棉花四国”在内的非洲产棉国是主要来源之一。此次合作将有利于提升非洲主要产棉国的生产能力,有利于中非棉花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编辑点评:评判贫富的指标多种多样,但颠簸不破的金科玉律是大家都关注吃穿的问题。只不过穷人关注的是如何吃饱,而富人更在意如何吃才能不发胖。衣食问题仍是非洲最艰巨的挑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不仅可提供物质援助,还能与其分享经验教训。中非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难以估量。
最大规模南非商品展京沪两地开幕
11月24,“南非商品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期3天,之后移师上海展览中心,继续进行为期3天的展览展示。“南非商品展”是由中国商务部与南非工贸部共同举办的,是迄今为止南非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展商人数最多的一次展览会。展览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展商包括南非航空、南非国民银行等近70家南非乃至全球知名企业,重点展示具有南非特色、中国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商品,如葡萄酒等农产品、金属和矿产品、汽车及零配件、信息通讯技术和电子产品、金融服务等。
编辑点评: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其旅游、矿产等资源世难匹敌。中非经贸合作旨在全面开花,但目前更关键的是重点推进。南非应该就是撬动非洲大陆最好的支点。
上海至毛里求斯直航开通
7月5日,毛里求斯航空开通上海航线,这也是上海至非洲的首条航线。此前,中国内地游客一般经香港转机,而直飞后赴毛里求斯只需13个小时,比从香港或新加坡转机节省了七八个小时。毛里求斯旅游局称,截至2011年6月底,已有逾8000人次的中国游客到访毛里求斯,超过去年全年。而预计至2011年底,中国游客数量将会翻一倍。
编辑点评:发展经济,无非推动物资流、人员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融合与嬗变。上海与毛里求斯开通直航,便捷人员、物资往来,不仅有助于旅游
业的发展,也将带动资金、信息的交流,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或可谓纲举目张。本版撰稿:陈宏张卓敏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商务时评”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