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商联献策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陈明实习生郑言
“十一五”期间,四川民营文化企业的数量和吸纳的从业人数占总企业数和总从业人数的95%,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GDP总量的6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文化企业法人机构17063家,其中民营文化企业约16172家,约占总数的95%以上,从业人数40万余人,产业增加值近120亿元,占全省文化系统所属文化产业总值的一半以上。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突破“三门”限制
谢光大认为虽然“十一五”时期民营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还面临较多市场准入方面的“铁门”,即使有些行业开放了门禁也往往是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或进去了又不得不在非市场因素干扰下被迫弹出的“弹簧门”,“三门”的存在严重限制了中小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动发展生机。
此外,民营文化企业融资难,严重限制了其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开发与销售;没有“主管单位”也使数量多、体量小的民营文化企业难以形成聚合效应,也难以享受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的政策支持与扶持。
谢光大建议,在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民间资本准入的文化领域,要进一步废除限制中小文化企业市场准入的任何附加条件,坚决拆除“铁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明确中小文化企业资本准入相关领域的具体操作方法,尽快打碎“玻璃门”;改变以准入规定为主的事前监管模式,采用以规范行业为主的事中监管和以法律制裁为主的事后监管,坚决杜绝“弹簧门”。
组建民营集团加快集群建设
9日举行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分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次昌提出,要支持组建大型民营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园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陈次昌指出,应注重产业链建设,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的良性互动,着力提升低能耗、高附加值和智力密集型的文化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他建议学习美国迪斯尼公司“创意+科技+资本”的模式,大力培育高端创意产业,促进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服务业的链接,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条。
陈次昌建议支持组建民营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具有高成长性的旗舰企业集团。同时要有计划地实施一批集群化、集约化、园区化、专业化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打造民营文化产业集聚园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