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海英:实名制后生意更好因铁路内部有黄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1:4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张海英

   今年春运,铁道部要求实行实名制购票,并规定“票、证、人”一致才能进站。但记者在杭州火车南站发现,有车站工作人员与“黄牛”勾结私带无票人员进站上车。带客黄牛表示,实名制后,倒票的少了,生意更好做了。(1月16日《北京晨报》)

   火车票推行实名制的主要目的是遏制“黄牛”倒票,保障乘车公平,然而,实名制后“黄牛”的生意反而更好,这不免让一些人对实名制产生怀疑:实名制究竟是在帮“黄牛”的忙,还是在帮广大乘客的忙,或是在帮铁路部门的忙?

   实行实名制以来,除了“黄牛”带客上车之外,“黄牛”赚钱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通过支付宝、抢号软件来倒票;或者,通过疯狂拨打订票电话来倒票。种种迹象表明,实名制并不是完美的防范措施,“黄牛”依然有生存空间,有的是因为技术不完善,如通过抢号软件抢票;有的是因为监管不完善,如带客上车。

   在笔者看来,“实名制后生意更好”至少证实了三个问题:其一,不能完全指望实名制维护乘车公平。实名制推出时,尽管占用了乘客不少购票时间和进站时间,但公众希望牺牲效率能换来公平,但事实证明,效率的确是牺牲了,但似乎没换来多少公平。

   其二,最大的“黄牛”其实在铁路部门内部。尽管铁路公安部门今年抓获不少社会上的“黄牛”,但在笔者看来,最大的“黄牛”是铁路“内鬼”,如果没有铁路 “内鬼”,外部的很多“黄牛”恐怕难以得逞。因此,打击“黄牛”的重点其实是铁路部门“内鬼”。

   其三,对“内鬼”的监督徒有虚名。铁道部曾多次表态,如果发现铁路内部职工有倒票将严惩,为了监督“内鬼”去年曾聘请了1000多名社会监督人员。倒票的“内鬼”有没有,不得而知,但带乘客上车的“内鬼”应该有不少,发生在杭州火车南站的带客上车现象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其四,对待“内鬼”态度似乎不够真诚。不可否认,铁道部门的确雇佣了一批临时工,从事比较辛苦的底层工作,但带乘客上车的这些“内鬼”,显然不是“临时工”,因为“临时工”一是没有带客上车的能耐和权利;二是临时工不可能别着“客票检查”红袖标。铁路部门对待“内鬼”的态度值得怀疑。

   据相关报道,今年截至1月7日,铁路公安“猎鹰战役”共查破倒票案件3160起,抓获倒卖车票嫌疑人3994名,打掉倒票团伙、窝点823个,抓获成员1163人。打击外部“黄牛”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打击内部“黄牛”还不见成绩,让人遗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