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长珠三角地价开降全国土地供应仍偏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1:5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经济运行速度放缓的影响下,土地市场的泡沫正逐渐被挤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国土部下属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报告称,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居住地价为4518元/平方米,为近10个季度以来首次停涨。与此同时,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价格涨幅也有所趋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三大重点区域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综合地价水平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近10个季度里首次出现下滑。

   业界认为,楼市调控政策效果的凸显和宏观经济增幅放缓,被认为是地价涨幅缩水的主要因素。上述报告还警示,随着多个区域规划全面启动、“铁公基”项目持续建设、700万套新增保障房项目落地、地方政府偿债高峰到来,2012年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二三线城市地价涨幅较大

   据上述报告披露,2011年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49元/平方米,环比增长0.29%;商服、工业地价分别为5654元/平方米和652元/平方米,环比分别增长0.69%和0.44%,涨幅趋缓。同期的居住地价为4518元/平方米,涨幅为零,这也是近10个季度以来首次停涨。

   同比来看,除工业地价外,综合地价、住宅地价和商业地价的涨幅都超过了5%。报告表示,热点城市地价的环比、同比增速已连续4个季度逐步放缓。

   需要指出的是,国土部的监测并不是土地交易的实际价格,而是在固定监测点的基础上,测算同一地段不同时点的土地价值。

   对于地价水平的企稳,报告解释称,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是地价走势的内在支撑。报告指出,GDP与综合地价轨迹基本相同,特别是2010年以来,二者以接近的同比增长率推进。而工业地价增长率与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走向几乎一致,PMI作为先行指标,其波动对地价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此外,楼市调控持续从紧,多重手段下,房屋、土地市场热度明显下降,价格进入停滞回落通道。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11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降为99.8,28个月以来首次下降到100以下。去年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减缓拿地节奏,使得土地市场出现多起“流标、流拍”事件。

   尽管如此,近10年来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仍然带动了地价的快速上升。以2000年为基期,截至2011年末,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指数分别达到193、202、224、157,商服和住宅地价指数都翻了一倍以上。

   在一线城市经历过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之后,土地市场的火爆开始转向二、三线城市。2011年四季度,综合地价水平涨幅相对较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新乡、呼和浩特、荆州、兰州的地价环比涨幅均超过3%。

  今年一季度或现地价拐点

   本轮房地产调控始于2010年4月,但截至2011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才首次出现下降。由于土地市场的反应周期通常比房价延迟数月,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地价拐点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

   这与上述报告的结论不谋而合。该报告预计,2012年一季度市场谨慎预期仍将蔓延,城市住宅地价增速或将进一步下降。同时,伴随着政策微调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大,土地市场资金结构性流动,商服、工业用地市场价格仍会微幅增长。

   但该机构同时警示了楼市反弹的可能:“货币政策微调中,房地产业资金压力得以缓解,谨防市场恶性反弹。”

   从去年12月5日起,央行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被认为是货币政策宽松的前奏。此外,在财政部、住建部的年终会议上,均传出“2012年将放松首套房贷”的消息,对于饱尝调控之“苦”的房地产业而言,这无疑是利好消息。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我国保持了3年的土地放量供应,但由于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以及各项区域规划的启动,整体供求形势仍然严峻。这种形势很可能成为未来地价反弹的内在动力。报告表示,多个区域规划的全面启动、“铁公基”项目的持续建设、700万套新增保障房项目的落地、地方政府偿债高峰的到来,以及换届效应的叠加下,未来的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对此,报告建议,除注重调控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外,还应严格监管已供土地的开发利用,动态分析评价集约程度,避免形成新的资源浪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