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遮遮掩掩的 百货商场“一口价”销售策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9: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目前,各大商场、购物中心纷纷进入促销旺季,很多消费者惊奇地发现,以前商家经常打出的“满多少元送多少元”、“满多少元减多少元”、“换季清货全场×折”等促销广告明显减少,包括北京的中友百货、西单大悦城、首地大峡谷、世贸天阶等多家商场和购物中心的服饰专柜将明折变实价,实行“一口价”促销。

  自2011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查出20多家商场存在“虚高原价再打折”的虚假促销行为后,发改委联合中消协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百货商场推进明码实价。

  此后,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多个地区的百货商场开始施行。对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始联合发起“推进明码实价”活动。

  从最早被相关部门叫停的“返券”,再到商场普遍采用的“满减”促销,由于难以享受最大限度的实惠,不少热衷于购物的消费者已经厌倦了商场的这些促销游戏。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有些商场确实存在利用促销活动和消费者玩数字游戏的现象。例如明着买100减30,但是却把商品价格设定在差几块钱达到整百,比如195元、399元等,这样一来没有满百的部分其实并没有享受折扣。每次活动过后商场都会做一个测算,包括此次活动销售额和销售量达到多少,优惠部分占到多大比例等,实际测算结果可能远没有达到商场对外宣传的打折力度。

  北京百盛购物中心和君太百货两家知名商场就曾在国家发改委对国内知名商家的一次价签检查中因上演“打折促销前先提价”的花招,被国家发改委点名通报。

  尽管被国家发改委检查出问题的大型商场在北京只有两家,但存在价签问题的企业远不止这两家。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踩到雷区”各大商场纷纷调整以往常用的促销行为,转而采用“一口价”、“均一价”等方式促销。

  定价不透明消费者不买账

  而尽管消费者都希望在购物时实现“明折明扣”获得最大限度的优惠,但当面对货架上“一口价”时,却认为没有原价作比较,很难判断是否能从中得到真的实惠,因而并不买账。消费者的担忧并不是“庸人自扰”,记者在商场中发现,“一口价”商品的原价标签要么被人为剪掉,要么被新的标签覆盖。而要想知道商品原价,只能到电脑系统里面查询,价格制定非常不透明。

  而“一口价”制定过程中,原价的制定已在《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明显规定:“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7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商家标示的促销价高于促销活动前7日内的最低交易价格即原价,属于“虚假优惠折价”;如果商家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欺骗、诱导消费者购物,可以认定构成价格欺诈行为。但由于“一口价”的制定并不透明,所以很难界定是否为虚假促销,消费者不买账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百货商场实行联营制,商品是品牌商或代理商放到商场销售的,商场从每一笔成交金额中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提取利润。

  从制造商、品牌商、中国总代理或地区总代理、分级代理、商场层层抽取利润,商场要做到明码实价难免“力不从心”。

  由于不少商场都或多或少存在虚构原价的问题,消费者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其打出的“一口价”出现不信任也不难理解。但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和全行业的推动下,再加上建立在消费者对商场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同时商家需要以身作则,“明折明扣”在未来一定将成为主流。

  (责任编辑:傅云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