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外交合作多元化 远非简单“能源思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11: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自本月14日至19日,沙特、阿联酋及卡塔尔3个海湾国家成为中国总理温家宝新年后首次访问的国家。温家宝总理此次的三国之行有独特意义,其对沙特的访问,是“中国总理时隔20年后再次访沙”;访问阿联酋,是“中国与阿联酋建交以来,我国总理首次到访”;而卡塔尔之行,则是“中国与卡塔尔建交以来,我国总理首次访问卡塔尔”。
鉴于最近动荡的西亚北非局势,外媒臆测温家宝访问有“弦外之音”。有媒体认为,中国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一种信号——中国对伊朗的态度有变。中国巩固与海湾国家的友好关系,是为能源外交避险的一种选择。
对于这些猜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称,中国与海外国家之间的外交不全是能源外交,能源外交只是其中一部分,西方认为中国人去海外就是“为油”的观点有失偏颇。
外交合作多元化
很多西方国家从“攫取资源”这一角度理解,认为中国跟中东合作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从温总理的会谈对象来看,中国跟中东的合作不仅在能源领域,还有政治上的沟通和理解
由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和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14日在沙特签署了合资在沙建炼油厂的协议,而这将是中石化在海外建的第一座炼油厂。这一消息让一些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热炒中国的能源外交。有分析称,“石油”是温家宝中东行的主要目的。
李伟建认为,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合作是双方互相需要的结果,并不是一方单纯的索取。我国和中东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有较强互补性。中东国家主要是产油国,而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海湾国家也从他们的角度考虑石油输出,寻找一个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市场对于石油输出国是很重要的,总体来说中国很符合要求。因此,中国和海湾国家在能源合作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单向“要油”。
值得关注的是,温家宝总理出访海湾国家,除了表示要加强与访问国家的双边关系外,对该地区重要的区域组织给予交流。温家宝15日在利雅得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赫桑奥卢,称“中方高度重视伊斯兰合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愿增进政治互信,密切在重大问题上加强协调配合”。同日,他还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扎耶尼,双方就尽快完成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货物贸易谈判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与中东的合作领域并非全是能源外交。现在中国已经崛起为大国,这一现象引起中东国家的普遍关注。双方视彼此为重要的合作方”。
余国庆认为,很多西方国家认为中国跟中东合作是为了经济利益,从“攫取资源”这一角度理解。而温总理重点与重要的地区组织领导人会谈,表明中国跟中东的合作不仅在能源领域,还有政治上的理解和沟通。
伊朗因素被夸大
中东地区微妙的局势是此次访问吸引眼球之处,但温家宝总理此次访问不完全是因为局势紧张而去。制裁伊朗有我们自己的原则,不是简单的石油问题
温家宝此次海湾行,恰逢美国正在游说国际社会对伊朗石油行业施加制裁。由此,“中国此次加强与海湾的联系,意在避免伊朗局势对石油进口的影响”成为西方媒体猜测的焦点。有外媒称,中国与伊朗关系不如以前那么巩固了。
李伟建认为,不能顺应西方的思维,认为这和当前背景下引起的关注,尤其是西方制裁伊朗方面有联系。中东地区微妙的局势是此次访问吸引眼球之处,但温家宝总理此次访问不完全是因为局势紧张而去。制裁伊朗有我们自己的原则,不是简单的石油问题。
余国庆也认为西方的观点比较片面。他说,中国跟伊朗的合作,一直是长期性的战略考虑,并不会由于局势紧张就“撤出来”。中国发展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更多是从实现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方面考虑。(驻京记者 魏香镜 实习生 邵亦晴)
-相关
中国馆首秀展决心 世界未来能源峰会
据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将在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的新产品展览会上首次设立国家馆。舆论认为,这显示了中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还将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巨大的清洁能源市场。
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16日至19日在阿布扎比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峰会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首脑峰会、国际新能源产品展览会以及分组研讨会,参会者预计将超过26000人次。届时,来自35个国家的650个公司将在展会上展出自己的最新产品,其中有43家公司来自中国。中国馆的场馆面积将达到1500平方米,所有中国参展公司的展台都将集中在中国馆内。
外交部:
中伊合作无关伊核 不违反安理会决议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6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主持例行记者会,就南海问题、美国试图协调对伊朗石油禁运等进行了答问。
会上有记者问:目前,美国正在试图协调各国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这有可能推高国际油价。美国的欧洲盟友似乎愿意支付高油价,中方态度如何?
刘为民回答,中方已多次表明,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和伊朗保持着正常、透明的经贸和能源合作,这并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同伊核问题没有关系。我们反对将一国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强迫别国接受,对美方根据国内法制裁中国有关公司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据了解,部分欧盟国家及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对美方的有关要求也表达了关切,这些关切是合理的。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