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17:52 来源: 商务部网站中国外贸500强企业排名活动始自1990年,至今历时20余年,因其公正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广受工商界、新闻界认可,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了解中国外贸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从最初仅按进出口额排名,到增加出口企业排名,再到现在单列民营企业名录,其变革不但见证了中国外贸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巨大变化,也展现了中国20多年来的外贸改革发展历程。
近年来,在外贸500强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在广大外贸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不仅成功完成稳外需、保市场、保份额的任务,而且因应形势,积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在逆境中实现了“十一五”的新跨越。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2.97万亿美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9%,世界排名由第3位上升到第2位,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9.2%和31.2%,比五年前分别提高了3.4和3.9个百分点。贸易平衡取得积极进展,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7.5%下降到2010年的3.1%。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从国际看,尽管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通道,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远未消除,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发展中国家受制于通胀压力,不得不采取抑制经济过热措施,主动放慢经济增速。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放缓,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直接制约着我国外需的增长。从国内看,我国产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土地、能源、资源、环保等要素价格已进入集中上升期,“招工难、用工贵”问题突出,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趋紧,保持我国外贸平稳发展的难度很大。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一是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总体而言,我国对外贸易目前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不高、附加值较低。我们要在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当前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占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努力以技术和品牌优势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要适应产业链全球布局深入发展的趋势,整合研发设计、产品生产、物流分销等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尤其要在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产品领域加快建立覆盖全球的自主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同时,要高度重视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推动加工贸易从简单的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二是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发达国家市场虽然规模比较大,但发展相对饱和,竞争也比较激烈。相比较而言,新兴经济体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成长性好,需求空间大,是我国外贸企业需要大力开拓的重要目标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5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巴西、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等六大新兴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在2011-2025年期间将保持年均4.7%的经济增速,到2025年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我们要尽快适应全球需求结构调整的新特点、新变化,抓住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在巩固和拓展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非洲、拉美、东欧、中东、中亚等潜力大、辐射范围广的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使其尽快成为我国外需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撑。
三是实施积极主动的进口战略。适当扩大进口,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缓解国内环境资源压力,推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丰富国内商品市场,改善国民福利水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进口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供求状况,积极推动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与重要资源富集国和主要贸易商之间建立稳定、多元的进口渠道,扩大国内短缺的能源资源进口;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
企业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主体,外贸500强是其中的攻坚力量。希望入围企业发挥领军带头作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树立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推动我国外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