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局不利 欧元短期难脱弱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9 07:25 来源: 新华08网
1月13日标准普尔摘去法国AAA评级的帽子之后,仅仅相隔一个周末,就迫不及待地将EFSF的AAA评级调降至AA+。其实2011年11月,标准普尔误发法国降级消息的“乌龙”事件发生之时,投资者就知道法国已在标准普尔的降级名单里排队等候了,所以,真正值得注意的不是标准普尔将“乌龙”变成“白龙”这一行为本身,而是标准普尔为何选在近期进行这一连串动作。
今年1季度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偿债高峰期,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重债国均面临沉重的新债发行压力,维持市场对欧元区财政的正面预期至关重要。此前折磨市场神经的一直是德国对扩大援助规模的抵触态度,但默克尔在1月11日十分“慷慨”地表示,愿意为今年启动的ESM提供更多资金。德国的表态刺激了市场的正面情绪,为1月12日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顺利拍卖制造了较好的舆论氛围。
1月12日,西班牙和意大利均顺利完成了国债拍卖,其中西班牙拍卖的3年期和5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大幅下滑,意大利拍卖的2013年1月到期1年期债券到期收益率更是降至2.735%,不足上次5.95%的一半。而就在市场稍稍为重债国的再融资前景松一口气的时候,标准普尔随即公布了将欧元区9国同时降级的消息,这毫无疑问对市场信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德国为缓和市场紧张气氛所做的努力。
自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公司始终坚持“穷追猛打”的政策,对欧元区轮番、连续降级,其理由始终围绕欧洲高负债国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和减赤方案进展缓慢两大重点,且美其名曰“敦促欧元区整肃财经纪律”。但是评级公司的每一次降级都使得欧元区融资难度加大,且融资成本不断攀升,不但不利于欧元区国家整顿财政,反而直接加重其债务负担。此外,短时间内的连续降级使得欧元区根本不可能通过渐进的改革削减赤字,大量国际投资者在恐慌情绪中的逃离又使得脆弱的经济复苏雪上加霜,在这个意义上,评级公司实际上是欧债危机步步深化的主要推手。
三大评级公司不止一次表示,欧洲央行应在欧债危机的解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言外之意就是欧洲央行应效仿美联储靠增发货币消化债务,以牺牲欧元货币信誉为代价换取评级稳定。欧洲央行去年底推出的为期3年、规模高达4890亿欧元的再融资计划(LTRO)就是一种变相的量化宽松,但显然没有满足评级公司的胃口。
另外,在标普调降法国评级之后,德国的表态也值得玩味。默克尔表示:标普的决定反映了欧洲在恢复投资者信心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欧盟国家应尽快落实上月欧盟峰会上达成的加强财政纪律的协议。很明显德国关心的重点在于欧洲重债国能否严格执行财政纪律,而非欧元区9国集体降级本身。尽管除德国外,荷兰、芬兰和卢森堡仍持有AAA评级,但很明显欧元区目前真正能起到核心作用的只有德国。德国始终一方面反对无限制扩大援助资金规模,反对欧洲央行仿效美联储大规模量化宽松,另一方面则力推欧洲财政联盟,要求欧洲重债国以财政主权换取资金援助。德国似乎认为标准普尔为推进欧元区的财政一体化提供了助力。
法国被降级将直接增大法国的融资难度,而法国目前无论是债务负担还是经济增长前景均逊色于德国,随着法国评级下调,欧元区长期以来的“德法核心”有可能转变为“德国重心”,德国在欧元区内部的博弈对手将变得更少,在推动欧元区财政一体化方面将更加掌握主动权。
2012年刚刚开年,欧债危机的博弈各方已经表明态度,评级公司将继续制造恐慌氛围,试图将欧洲央行和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拖入更大的救助漩涡;德国试图在控制救助成本的前提下,借外部压力迫使重债国出让财政主权;重债国则需在财政主权和国家破产之间进行权衡。复杂的利益纠葛下,2012年欧元开局不利,始于去年四季度的下跌行情仍在持续,短期摆脱颓势难度较大。(韩会师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王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