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洋品牌垄断成管理之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0 07: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中国酒店行业发展迅猛,强劲的经济发展、庞大的市场体量和日渐兴起的中产阶层成为旅游酒店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酒店品牌来华淘金。目前,洲际、希尔顿、万豪、凯宾斯基及香格里拉等60余家国际知名高档酒店均已进入中国市场,海外品牌覆盖了国内相当数量的高星级酒店,中国本土酒店品牌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有研究表明,中国酒店80%的利润由20%的酒店产生;而这20%的酒店中,又有八成属外资品牌。

  外资酒店管理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必须指出的是,自身利益始终是这些品牌的重点诉求。外资酒店的迅速扩张,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极大抑制了本土民族品牌的崛起,更有甚者伤害到本土业主的正当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国内酒店经营者选择聘用国外酒店品牌行使管理权,将包括采购、财务管理、人事任命等在内的重要事务全权交予海外品牌,并定期向外资酒店管理品牌公司缴纳价格不菲的管理费。但外资酒店管理品牌是否都能以专业的水准认真负责地打理中国业主资产,并给业主带来管理水平和业绩上的提升令人质疑。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李志鹏指出,中外酒店业合作中,管理模式主要有委托管理(合同管理)、特许经营及有选择的带资管理等。但在实践中,由于这些方式对于外方合作者而言,多属零资本、低风险模式,业主方则要承担几乎所有的风险。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外资公司采取的是一种“轻资产”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即并不投入资本参与酒店建设或获取酒店的股权,而只是输出品牌与经验,在与本土业主合作中收取管理费。由于没有前期的投入成本,有的外资管理品牌就失去了必要的约束激励机制以及最基本的责任心。某些外资管理品牌仅以扩张市场份额,赚取管理费为目的,而置业主的利益为不顾。在高端酒店市场,外资几乎处于准垄断状态,国内业主可选择的范围很小,因此,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据了解,国际酒店集团的基本管理费一般为年营业额的5%至8%,奖励管理费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递进提取,利润越高比例也越高。再加上国际酒店集团派驻的管理团队都按境外标准支付薪酬,这份薪资也要由业主方承担。有些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费用和薪资甚至占到酒店年收入的三成,且无论酒店经营业绩如何,外资管理品牌都能坐收高额的管理费用。

  此外,国际品牌凭借其固有优势大幅度扩张进而垄断中国市场之际,又面临着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短缺的困境,这也意味着很多管理方实际上并不具备与更多业主签约的能力,更无法达到其宣扬的较高管理水准。

  近期,华宇集团旗下的三亚华宇旅业公司与洲际集团的解约事件即引发业界热议。华宇集团在2003年与洲际集团签约,将三亚华宇皇冠假日酒店交由洲际集团管理。但在近6年的合作期间内(酒店2005年12月正式开业),竟无一年达到双方约定的业绩标准,营销策略屡有所失,在采购、财务账目等关键问题上多现谎报、弄虚作假等,管理层更替频繁,6年间换了6任总经理、6任财务总监,而日常管理上的不规范亦使得大件资产丢失、损毁。

  作为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洲际2011年前三季度在亚太区来自于合作管理费的运营利润达6900万美元,占到其全球合作管理费所贡献运营利润的近50%。

  与洲际解约后,华宇将管理权收回到自己的手中,在短期内即取得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扭转了长久以来的销售低迷,其竞争指标也取得了大幅增长。

  华宇的案例令人深思,引入洋品牌是否是本土酒店业长远发展的唯一出路?在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本土的经营者应注重培养自身的独立性和独有优势,而非全盘依赖国际品牌。同时,国内酒店旅游业的发展也呼唤着更为完善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以保护处于弱势的本土品牌。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商务时评”

  

洋品牌垄断成管理之殇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