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有一种感动叫坚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4 0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有一种感动叫坚守

  图为电力抢修队员和村民合力将新的变压器悬吊到指定位置 郭 斌摄

  春节是千家万户团圆的日子。此时此刻,总有一些人,为了更多人能与亲人团聚,选择了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记者走近这些在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记录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情怀,记录下他们辛勤忙碌的身影。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过年不回家, 我们早就习惯了

  农历正月初一凌晨三点,室外温度零下13摄氏度,空气中还弥漫着烟花炮竹燃烧后呛人的味道。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环卫工人赵兰晓和她的工友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年44岁的赵兰晓来自河北省涞水县,是海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一队西区保洁班班长。她干活很麻利,拿着大笤帚娴熟地扫地,不一会儿就扫了一堆炮纸。赵兰晓所在的西区保洁班大多是外地人,共有170多人,今天在岗的就将近150人。“起码80%的工人都在岗呢。”赵兰晓很为她的伙伴们自豪。赵兰晓和其他环卫工人,已经习惯了春节在工作岗位上度过。

  2000年,赵兰晓作为随军家属来到北京,被分配到海淀环卫服务中心,当上了一名马路清扫保洁工人。这一干,就是12年。而12年里,赵兰晓从没回家过过年。赵兰晓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尽职尽责。”

  赵兰晓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回老家过年,80岁的老母亲是她内心深处最大的牵挂。“我妈得了青光眼,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老人也经常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去。”说到这,干练的赵兰晓擦了擦眼睛里的泪花,“明年吧,争取明年能回家陪我妈过年。”

  节假日不休息, 家人早就习惯了

  农历正月初一,记者来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经过消毒程序后,进入急重症诊治中心心力衰竭监护病房。病房窗户上贴着大红窗花,天花板上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过年好啊!今天感觉如何?”和往常一样,37岁的主治医师周琼和除夕夜坚守岗位的大夫进行了交接班,把病人挨个巡查一遍。

  除了主治医师周琼,病房还有2位值班大夫、6位护士和4位护理员一起坚守岗位。

  11床患者是一位44岁的消瘦男子,正等待心脏移植手术。周琼微笑着叮嘱他:要多增加蛋白质,不能感冒、发烧、拉肚子,为手术积极创造条件。

  周琼的父母、公婆都在北京,从医以来,几乎每个假期她都没法保证和家人一起度过。“他们早就习惯了,有他们做坚强的后盾,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做这一行,注定要经常牺牲一己的天伦之乐。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我别无选择,必须全身心投入。我最快乐的事就是看到患者转危为安,看到他们康复出院。”采访期间,周琼的手机不时响起,“绝大多数祝福短信是患者朋友发来的,祝福所有患者早日康复!”

  抢险送电雪中行

  农历正月初一早上9点,记者坐上浙江诸暨供电局的抢险救灾车,冒雪来到了地处边远山区的东白湖镇。由于超负荷运转,东白湖镇里四村的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损毁,100多户人家、500多人断电,需要紧急抢修。

  “现场勘查后我们发现地方太小,没法使用吊车,这是抢修工作最大的问题。”负责该片区的浬浦供电所所长郦铁锋说,已经卸下的变压器重300公斤,将要安装的重达600公斤,都需要完全依靠人力。郦铁锋不仅带了4名值班的抢修员,还有4名休假在家的员工也一起来到现场。

  里四村村委会主任蔡志光早就带着40多个村民守候在事故地点,希望能帮把手。

  两拨人迅速就位,一边用尽力气拉拽,一边耐心掣住绳索牵引。“一二三!一二三!”村里的党员骆英军带头喊起了号子。口号响亮,步子稳当,穿厚棉袄的村民和穿工作服的电力职工都将自己的力气汇聚在同一根绳索,高空作业的抢修队员小心翼翼地将慢慢升高的变压器拽到安装位置,终于一切准备就绪。

  郦铁锋稍显轻松了些,他告诉记者,里四村的新农村电网改造还正在进行中,所以他们在年前逐村排查情况的时候心里就有数:这里是个薄弱环节。11点16分,安装工作全部完成,这台100千伏安的新变压器送来了电,也给里四村带来了一个安心舒畅的春节。

  抢修暂告段落,供电局的任务却没有终结。“到了3月份,这个村家家户户炒茶叶,可不能耽误了使用炒茶机,这是山区百姓一年里最大的一笔收入。”郦铁锋说,他还得回去打个报告,抓紧里四村电网改造的事。

  唐古拉山口的螺丝钉

  车行在冬日西藏的雪线之上,窗外飘着小雪,地上全是冰碴,车子不断地打滑,看着记者紧张的样子,青藏铁路公司的司机师傅不断地安慰我们,“放心吧,这种路我们都开习惯了。”

  从拉萨到唐古拉山口,夏日里10个小时的车程,记者一行开了两天。当记者终于抵达本次采访的目的地——青藏铁路公司唐古拉车间雁石坪线路工区时,车窗上的冰花已经层层叠叠,结成了厚厚的冰壳。

  第二天早上8点半,记者随着当班的工友们出发了。一路行来,线路工王钰平每走几步就要跪在地上,将脸贴在钢轨上,目测铁轨的平整程度。另一位线路工付建堂则扛着一个巨大的仪器,不断检测钢轨间距。

  雁石坪线路工区的工长王建民告诉记者,整个唐古拉车间担负着青藏铁路格拉段雁石坪至唐北段125公里冻土线路的养护维修任务。管内线路穿越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是全线海拔最高、维护难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差、灾害险情最多的“四最”线路区段。而雁石坪线路工区便负责其中的70公里。

  “这里的铁轨有凹陷!”随着王钰平的一声呼喝,工友们纷纷抄起工具围拢过去。只见两位工友分持巨大的套筒扳手两端,合力拧开枕木与铁轨连接处的螺丝,另两位则赶紧将道砟填入,而后,重又将螺丝拧紧。无需任何语言,千百次的配合作业已经让他们形成了无间的默契。

  “咱们遇到的情况不严重,你看这里!”王钰平指着一截在记者眼里非常平整的铁轨说,“冻土的承载能力不强,列车驶过的时候会对冻土造成压迫,铁轨很容易变得不平整。今天这种程度的不平整只会给列车行驶造成轻微的颠簸,要是碰到严重的,翻车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即便是春节我们也绝不能休工,要保证每天检查,随时检修,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5年多的时间就这样悄然过去了,可英雄的唐古拉车间线路工人们依然像铁轨上的螺丝钉一样,牢牢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用血肉之躯铸成一道坚强的堡垒,在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的线路区段上守护着生命与安全,在巍巍唐古拉山上绽放着平凡却无比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