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龙年春节消费:文化休闲红火 家电楼市偏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8 11:01 来源: 国际在线

  挤庙会、迷网购、看3D动画、听新春音乐会……龙年春节期间,一场场文化盛宴在全国各地上演,在政策“利好”推动下,异彩纷呈的文化消费迎来“开门红”。相形之下,政策调控之下的楼市、车市和家电市场却归于平淡。

  春节消费市场变化犹如“风向标”,既反映了百姓生活的新变化、新期盼,也折射出中国经济正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文化消费“井喷”:百姓青睐“文化年”

  龙年钟声敲响,各地“龙主题”文化休闲消费拉开大幕:不少餐饮店摆出“金龙宴”,各地龙灯会、舞龙会人头攒动,电视银幕上“龙宝宝”的动画形象更是憨态可掬……

  在西安小雁塔,荐福大庙会园区里万盏观景灯流光溢彩,其中以龙为主题的就有十余种,18米长的仿一级馆藏文物“鎏金走龙”龙灯以及湖中央的龙船灯、群龙献宝灯引得市民啧啧称叹。

  “文化活动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心情也一年比一年敞亮。”63岁的西安市民徐林海乐呵呵地说。他喜欢看陕北大秧歌、洋县皮影,还喜欢云南佤族少数民族歌舞和川剧变脸吐火,“不出陕西就看到全国的艺术表演,心里美呀!”

  在北京,“庙会热”成为春节宠儿。地坛春节庙会、龙潭文化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主题各有侧重,人潮川流不息。庙会上,“面人彭”“泥人张”等传统艺术借助现代科技大放异彩,一套“三国五虎上将”面人要价500元,仍然得挤着排队才能买到。

  然而,北京春节颇有特色的是,一些市民带着自家的藏品,赶到琉璃厂文化街,让文物专家免费给“鉴宝”。甚至还有开着自家汽车去卖“兔儿爷”的都市白领,为传统庙会增添了许多新内涵。

  过年消费不能缺少饮食文化,上海城隍庙小吃街、成都锦里小吃街、天津南市食品街,几乎每个“美食海洋”都是人气火爆。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数据显示,除夕夜的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20.4%,在各商圈中“独占鳌头”。

  年假里有人好“热闹”,也有人喜“清静”。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王晨是个电影迷,从大年初一开始,他穿梭于电影院,准备将《钢的琴》《全城热恋》和《叶问》等电影“重温”一遍。“两元的票价,何乐而不为?”

  王晨所说的是北京今年春节假期的一项惠民“礼包”。全市近80家影院推出价格两元的电影票,上映一批广受群众喜爱的电影。这让曾经被高票价“拒之门外”的工薪族、学生族和“重温族”大过眼瘾。

  家电车市“偏冷”:期待优惠政策“接续”

  “合肥今冬特别冷,暖手宝销量比去年增加两成左右。”合肥市一家家电卖场销售员说,南方雨雪多催“热”了取暖类小家电市场。但记者从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大卖场了解到,今年春节家电销售总体平淡,大型家电销售从去年底到现在走出“L”形曲线。

  上海南京路一家家电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促销力度并不低于去年,但估计销售额同比要下降一两成。

  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表示,今年春节市场冷清是多重因素叠加所致,虽然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大城市家电消费增长乏力。

  与家电市场“不温不火”相似,春节期间多地车市也较冷清。为刺激消费,一些店面增加了网上销售服务和派送礼包等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家电下乡和购车补贴等政策陆续退出,‘末班车’效应也已基本释放完毕,现在面临政策的真空期。新的刺激消费政策尚未出台,对家电和汽车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一定影响。”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

  对于刺激政策,多数受访群众表示“恋恋不舍”。家住北京顺义区的张女士说:“像我这样离上班地方远、又要接送孩子上学的工薪族并不少,买车是基本生活保障,政策补贴不仅能节约开支,还能暖人心。”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表示,今年商务部将总结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经验,及时研究制定替代接续政策。

  1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