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棵树”撑起农民钱袋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9 03:27 来源: 经济日报

  刺槐树:长出一个“中国食用菌之乡”

  山楂树:托起北方山楂食品加工基地

  山杏树:建成“中国山杏之乡”

  走进河北承德,就能看见公路边竖起的一个个巨大广告牌——“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山楂食品加工基地”、“中国山杏产品基地”……这些广告牌展现了承德实现绿色发展的艰辛历程。

  “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承德森林覆盖率达55.8%,被称为华北‘绿肺’,是河北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承德市委书记杨汭说,“作为京津水源涵养地和阻挡风沙屏障的承德,是个山区市,怎么发展?必须加快生态建设,做大‘树经济’。”

  刺槐树产业

  每年初秋,走进中国食用菌之乡平泉,食用菌棚到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菇香。

  近年来,地处燕山北部的平泉县,充分利用废弃的锯末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全县发展食用菌达1.5亿多盘(袋),已形成近20万人口参与的食用菌产业集群,产值经营额15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做大,我们发现废弃的锯末已远远不够用,每年要‘吃’掉上亿公斤的木料。如何既让食用菌产业‘吃’饱,又让绿水青山长存?”平泉县委书记董正国说,平泉县开始实施生态式科学发展食用菌计划,掀起了一场大造刺槐林的热潮,这也是把生态林变为经济林的一大创举。

  平泉县是承德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该市坚持“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循环发展理念,形成了“林木→食用菌→废料→菌糠饲料→养殖→畜禽粪便→沼气池→沼渣沼液→还田作肥料”的循环经济链,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丰收。

  山楂树产业

  “前年的红果卖到了2元钱一公斤,我家产了5000公斤,卖了1万元。眼下又是个好年景。”兴隆县北水泉乡北水泉村67岁的齐宗平喜滋滋地说,“像我家这样靠山楂树致富的,在我们兴隆有6万多农户。”

  山楂树成了承德农民的“摇钱树”,山楂产业也成为承德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浓墨重彩之笔。在承德八县三区中,兴隆县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目前,该县有山楂树12万亩,山楂果园200余处、覆盖140个村,产量18万吨,居全国县级第一。

  为进一步延长山楂产业链条,该县已培育了170多家果品加工企业,可吸纳15000多人就业,占到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80%左右,70多种产品以“雾灵”牌山楂果和“怡达”牌山楂果脯、罐头、饮料等多个知名品牌,销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还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山楂食品加工基地。

  日前,高科技、高附加值、总投资6亿多元的三大山楂深加工项目落户兴隆。项目负责人左占明说:“该项目可从每吨山楂中提取寡聚原花青素5公斤至10公斤,可做成保健胶囊10万至20万粒,产值为10万至20万元。按现在的一吨鲜山楂2000元计算,每吨可增值50多倍。”

  山杏树产业

  “山杏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承德优越的自然气候、地理位置,是山杏发展适宜区之一。”承德市农工委书记刘文勤介绍,近年来,承德不断扩大优质山杏林基地建设。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平泉县优质山杏林基地总量达67万亩,初步形成县内六大山杏主产区,建成了最大的杏仁集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山杏之乡”。

  为使杏核加工升值,让农民有稳定收益,该市采取“公司+市场+基地+农户”和“协会联农户”等形式,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目前,已建成“露露”、“乐野”、“绿世界”等杏仁饮品、活性炭等企业80多家,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收入10亿多元。

  承德通过实施“基地拓展、龙头带动、品牌建设、科技提升、文化助推”五大工程,使山杏产业走上了“山杏—杏核—杏壳(杏仁)—活性炭(杏仁露)—工艺品”的循环增值之路。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筑牢粮仓根基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