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林业特色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9 08: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锦屏县处处青山似锦。 彭文先摄
“木头财政”曾经是贵州省锦屏县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最近10多年来,该县境内所有河流未曾放过一排木排,但财政收入却源源不断地增加,群众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变青山为金山
锦屏的林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国家禁伐天然林、限伐人工林后,一向靠吃“木头经济”的锦屏县财政和林农收入锐减。
对此,锦屏一方面不折不扣地实施天保工程,另一方面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拉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2002年和2006年,锦屏相继启动两轮林业改革,创新思维,探索新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盘活全县林业经济。
锦屏在做好主体改革的同时,积极清理整顿涉林税费项目、建立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林业协会等,引导农民建立林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从而建立起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
林业改革又让林农吃上了林业饭。广大林农主动放弃在外打工的丰厚收入,在自家山林地育苗、除草,变青山为金山,把住一片绿色的财富。用县委书记陈英华的话说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保护到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护绿水青山”。
锦屏深化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改变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失衡的现状,重点建立采脂林、茶油林、竹笋林、核桃林、香橘林、中蜂密林、中药材、林木种苗等8个商品基地,走生态特色林业之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至2010年,全县拥有山核桃基地3.3万亩,油茶基地5.13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28.5万亩,楠竹基地2.05万亩,小香橘基地0.88万亩。
“林业改革和天保工程让锦屏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同步增长,初步建立了林业生态体系,有效维护生态安全。”锦屏县偶里乡林业站工作人员袁垂立说。目前,锦屏县森林资源各项指标都得到有效增长:有林地面积从1999年的133.4万亩上升到现在的168.2万亩,增加了34.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58.06%上升到现在的72.01%,上升了近14个百分点。锦屏的林改工作获得全国表彰,锦屏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建设者荣获“贵州省先进集体”。
林当菜种山当田耕
在锦屏县钟灵乡坪寨村,记者遇见村民张裕民和杨胜红等四家农户正在苗圃大棚里对山核桃种子进行育苗,他们几户计划培育山核桃、钩藤等苗木300万株,预计两年产值将达到100万元。
“山核桃每公斤卖18元,上市就被一抢而光,好卖得很!”铜鼓镇嫩寨村村民李明福边说边笑。记者遇见李明福时,他正在将自家的5万斤山核桃装袋准备发给客户。去年,锦屏县山核桃产业产值达2000多万元,相当于为在家务农者每人增收了200多元。在锦屏,山核桃种植目前有3.3万亩,仅去年一年种植面积就增加了8670亩。据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3年内全县还将继续扩大种植到5万亩,8年后到了山核桃丰产期时,山核桃的产值将超过亿元。
在锦屏采访期间,处处都是这样“变青山为金山”的事例。这些曾经拿起斧头砍伐树木的主伐手,如今成为了山林的主人,他们纷纷放下斧头拿起锄头,把林当菜种,山当田耕,谋划着如何盘活自家的“绿色银行”。据统计,锦屏全县这样的农户有3万多户,靠着在自家山林的奋斗,每年户均创收3万元,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
记者从锦屏县林业局了解到,为保证全县的森林资源不受冲击,县里严格控制木材砍伐指标,同时“高门槛”引进木材深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做足附加值,拉长产业链。
如今,锦屏林业产业已经由单一的“木头财政”变为多元化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696元增加到2011年的3510元,其中人均林业纯收入624元。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当记者离开锦屏县时,一路上只见处处青山似锦,绿色发展让这个林业大县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