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贵州第一民生工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3:38 来源: 经济日报开栏的话 回望2011年,我国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民生领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好成绩。党中央、国务院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对民生领域投入大幅增加,各地区、各部门也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普遍建立……一系列惠民政策,饱含着浓浓的民生情怀,描绘出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回眸开局之年·民生工程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各地“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
春节假期刚过,记者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万亩车江大坝的春晖蔬菜合作社蔬菜基地看到,数十名工人冒着寒风,热火朝天地搅拌混凝土,修缮蔬菜育苗中心联栋大棚。一旁的温室单体大棚内,无藤瓜、黄瓜、辣椒、豇豆等各种蔬果挂满枝头,丰收在望。
春晖蔬菜合作社蔬菜基地是贵州省2011年度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榕江县项目区,由财政提供扶贫资金500万元,种植无公害蔬菜5000亩,1705户农民将从中受益,其中贫困户536户。
“有了蔬菜大棚,将带动更多的乡亲通过种植蔬菜来发家致富。”春晖蔬菜合作社理事长俞先碧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这只是贵州省深入推进“十大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贵州省完成“十大民生工程”投资650亿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实际分别增长12%、15%。
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省在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中,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相关数据显示,去年,贵州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万人,6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离贫困,3个县、66个乡实现整体脱贫。
在扶贫开发中,贵州省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对口帮扶资源、社会资源,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参与、资金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扶贫开发由单打独斗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转变,改变了过去零敲碎打的扶贫方式。
去年,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措施,对提前“减贫摘帽”的县、乡,贵州实行“三个层次”的奖励:即对提前“摘帽”的县、乡,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对减贫人口任务完成好的县、乡,按减贫人口的不同成效,分段给予定额奖励;对提前“摘帽”的县、乡党政负责人,除给予表彰奖励外,经考核评定合格,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任用。
为解决扶贫开发资金短缺问题,贵州省通过打造组织平台、融资平台、担保平台、社会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四台一会”的融资模式,探索建立起了“政府选择项目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实现市场出口”的长效机制。去年,国家开发银行向贵州省提供开发性资金100亿元。
目前,贵州省迎来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去年国家划定的11个连片特困片区、505个县中,贵州省有65个县分别纳入了武陵山、乌蒙山和滇黔桂石漠化3个片区;今年1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贵州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表示,今年贵州将进一步加大“十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计划投向民生的资金达90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107亿元,比上年增加20.1亿元。其中,在扶贫开发上,今年力争完成100个乡、800个村的整乡整村扶贫推进任务,确保4个县、76个乡整体脱贫,按2010年贫困标准线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