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养老让老人笑口常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3:39 来源: 经济日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三教老年公寓楼前的广场上,70岁的鲍翠花带着十几个老伙伴正在唱红歌。“我们这里吃不愁、穿不愁,每周一、三下午唱歌,每天晚上做操,天儿冷了,就在楼上唠嗑、打牌,充实着呢!”鲍翠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石家庄各个养老机构都在上演。该市把促进社会化养老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力求让所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均能安享幸福晚年。
加大投资做好坚实后盾
石家庄市民政局局长刘月照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而石家庄老年人口比例则高于全国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139.28万人,并以平均每年3%的速度递增,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多、增速快等特点。为满足需求,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民办养老床位将不少于12600张,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达到老年人口的3%以上。
2010年以来,石家庄市两次提高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2010年12月将原来的每床每月10元提高到50元,2011年8月再次将补贴标准提高到100元至150元。由于积极落实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石家庄民办养老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仅2011年前10个月就增加了17家,达到90家,共有床位11569个。
“通过政府补助,我们建立民办养老院的信心更足了,这是我开办的第二家老年公寓了,共有147个床位,现在入住了140位老人。”祥和老年公寓负责人王平说。
在祥和老年公寓一个房间里,82岁的刘淑琴老人感慨地对记者说:“好着咧!房间中有空调、暖气,还有独立卫生间,屋子暖和、饭菜可口,24小时都有人照顾,比在家里养老好多了!”
完善设施确保老有所养
在石家庄市南简良村一座2层小楼娱乐室内,87岁的马月月正与几个老姐妹玩纸牌,牌桌上时不时传出欢畅的笑声;小院里,还有几位老人边聊天边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这里是南简良村的互助幸福院,目前有40多位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
“我们幸福院实行‘自治、自愿、自保、自助’的管理原则,够了70岁,只要你想来,只需拿着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品来就行了,什么费用都不用缴。”南简良村村主任董洪军说,幸福院内各种设施齐全,电视、空调、冰箱、娱乐室、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
2011年石家庄市相继出台了《2011-2015年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养老体系建设的8个重点方面。同时,按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石家庄市每年将拿出3300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有1119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村互助幸福院,超过了全市行政村的25%。
优化服务保障安享晚年
家住石家庄振头四街92岁的“三无”老人许素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找人帮忙打扫卫生。一大早,她就拨通了星光服务中心的热线预订钟点工服务。钟点工搞完卫生后,许奶奶拿出几张“养老服务券”交给钟点工。“有家政服务员周到的照顾,在家就跟在养老院一样。”许奶奶对目前的居家养老生活非常满意。
石家庄市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主要采用企业出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政府监管和购买服务的模式来进行运作。自2008年起,石家庄市每年出资200多万元,以“三无”老人每月200元、低保老人每月50元的标准,向他们发放“养老服务券”。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服务后可凭券到政府相关部门兑付现金。
为便于管理、服务和携带,从2012年开始,石家庄市民政局将把“服务券”升级为“服务卡”,并开发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IC卡智能管理系统”,届时购买服务时老人只需在服务人员携带的刷卡机上“刷卡”即可。这一进步促进了全市养老体系逐渐向社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