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被判原材料出口违规 中国败走WTO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7: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横向比较,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旗下有优势的资源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为什么西方国家就单单抓住中国不放?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变相的经济敌视”

  1月31日,针对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专家小组的裁决,中国商务部在官网援引该部委条约法律司负责人的话回应称,对于WTO上诉机构维持专家组关于“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20条不能适用于出口关税抗辩”等部分裁决,中方感到遗憾。该负责人同时强调,“中方将认真评估WTO裁决,并据世贸规则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维持核心裁决

  

  1月30日晚间,WTO就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一案再次作出裁决:维持去年7月初裁中的核心判罚内容,即确认“中国对钢铁和化工产业原材料实施出口税和出口配额限额违背了国际贸易法则,必须加以改正”。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于该裁决,欧美国家在欢呼雀跃的同时,更直接提出了下一步期望:取消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

  对此,一位市场人士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现在不是取不取消出口限制的问题,而是中国稀土目前的市场需求远不如从前。2011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根本没有用完。”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475万吨,仅占2011年出口配额的49%。

  相关国家针对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的诉讼始于2009年。2009年6月23日,美国和欧盟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指责中方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及价格和数量控制,违反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在钢材、铝材及其他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随后,墨西哥加入诉讼阵营。同年,WTO设立了专家组,就美国、欧盟和墨西哥三方指控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进行调查。中方再三强调采取配额制等是“出于保护可用尽自然资源环境的需要”,但2011年7月5日,WTO仍初步裁决“中国违规”。

  随后,中方对初裁结果提出了上诉。1月30日,WTO公布上诉结果,纠正了专家组此前的部分裁决:配额分配管理、出口许可证、出口最低限价、配额招标的裁决整体无效等。但在《华尔街日报》看来,WTO还是维持了初裁中的最核心内容,“即中国对多种工业原材料实施出口税和配额违背了WTO规则,并驳回了中国基于环境保护或供应短缺就初步裁定提出的上诉请求。”

  “难言公平。”一位能源专家认为,“横向比较,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旗下有优势的资源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为什么西方国家就单单抓住中国不放?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变相的经济敌视。”

  实际剑指稀土?

  

  对于上述裁决,欧美国家欢呼不已。“WTO这一裁定对美国来说是个巨大胜利。”美国贸易代表罗恩·科克直言。欧盟贸易委员卡尔·德古特在一份公开声明中称,“这是我们为欧盟工业争取公平购买原材料的机会取得的重大胜利。”

  但欧美国家的胃口远不止于此。昨日,有媒体报道称,美欧贸易官员均认为,对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诉讼的裁定可能将为如何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采取行动提供帮助。

  去年8月,媒体曾援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干勇的话称,“美国和墨西哥已向WTO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指控中国稀土政策存在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贸易公平原则。”但他的表态未得到官方的进一步证实。

  “中国稀土根本谈不上限制。”百川资讯分析师杜帅兵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中国的稀土政策,一方面是抑制私采滥挖,保障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稀土早前的‘白菜价’更多地是便宜了国外企业,作为稀土出口大国的中国不仅效益低,更违反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所以,西方国家的指责似乎更多地还是怀揣政治目的,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说话,完全忽视了中方的利益。”上述能源专家认为。

  事实上,中国也一直在用行动回击西方国家的指责。去年年底,商务部外贸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虽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和国内需求的压力,为了保障国际市场需求,保持稀土供应基本稳定,2012年出口配额总量仍与2011年基本持平。”这超出了市场分析师的预计,因为2011年稀土配额首次没有用完。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