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股市无需对国际板一惊一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2 07: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月30日,股民在上海一家证券营业部内交易。
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
无疑,《规划》的发布将备受市场关注的国际板问题,再次推向了舆论的焦点。国际板是否已到了推出的时机,推出后又将对股市产生哪些影响?不同专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
短期或对股市是重大利空
此前市场对国际板的推出已经有过很多讨论,但上升到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层面,正式提出还是第一次。上海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也一再强调,国际板未来肯定会推出,但需等待条件成熟。
即便只是预期,国际板也引起了A股市场不小的波动。1月31日,沪深A股双双小幅高开,随后股指出现冲高回落,并维持低位震荡态势。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国际板的推出预期还是直接融资比重的扩大,短期来看对二级市场都是利空,供给预期的增加肯定会对市场心理造成一定压力。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对此也表示认同。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板的推出,对目前已是节节败退的中国股市来说是重大的利空。
“去年一年上市了282支股票,其中220只股票破发,破发率高达78%。”胡俞越表示,现在IPO制度还没有进行重大改革,股市普遍让人诟病的是圈钱问题,但胡俞越认为,圈钱不是股市的问题,股市当然具有融资功能,然而20多年过去了,中国股市欠缺的仍是投资功能。在不具备投资功能和定价功能的前提之下,匆忙推出国际板,不是让中国股市雪上加霜吗?
短期内推出可能性不大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国际板推出的利空效应是暂时的,随着相关信息的不断披露,市场压力将会被逐渐消化。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中国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往是一发大盘股就下跌,现在市场容量已经全球领先,承载力明显增强了。
“长远来看,国际板是肯定要建立的,只是现在讨论国际板的推出可能并不是好时机。”李大霄认为,因为目前市场的引资能力和速度还不足以承受国际板的大规模抽资需求。目前,股市的引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包括吸引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等,市场的融资规模和速度应该与之相匹配,而不能不顾市场承受能力一味增加供给。
财经评论员叶檀也指出,投资者的恐慌大可不必,《规划》的发布,并不意味着国际板马上就要推出。
叶檀认为,从历史沿革上来看,推国际板的提议并非始于今日,10年前提出,到现在仍未成行。就环境而言,目前也不是推出的合适时机。2010年、2011年,A股市场在国际市场忝列熊蹄之列,每次熊市都是市场反思时期,对于新股发行、借壳上市、内幕交易等反思层出不穷,目前如果推出国际板,则反思未有穷尽。
目前只是一个未来规划
如果说当前市场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尚未成熟,那么在未来股市发展过程中,随着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是否就可以推出国际板呢?
相较于一些专家对国际板推出时机还未成熟的说法,胡俞越有更为尖锐的反对意见,他强调并不反对符合条件的外国公司到中国上市,但是反对设立国际板。胡俞越认为,过去在股权分制的时代,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时代,实行的是双轨制,上市的股票中,分A股B股又是双轨制,现在股权分制改革已经基本上大功告成,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A股B股今后肯定会并轨的。如今再推出国际板,又是一个双轨制,将后患无穷,国外公司符合在华上市条件的可以上,用不着单开国际板。
与此观点完全相左,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市场化、法治化、多样化、国际化是中国股市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无人能挡。国际板的推出是A股市场国际化的一个必经环节,它是对中国概念股“走出去”的一种呼应,属正常的“礼尚往来”,这是一个开放大国给予他国的一种对等的国民待遇。
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A股市场并不缺资金,缺的只是好的投资品种,因此,目前A股的走势与资金面并无直接关系。国际板的推出,将给国内投资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优秀投资品种,对投资者来说,应该是利好。
更为重要的是,董登新强调,国际板的推出,将为A股市场引入“按季分红”的、世界一流的优质蓝筹股,这既能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共享跨国公司发展成果的机遇,引导国内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又能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提供参照标杆与学习榜样。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