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默克尔六年五访中国的背后故事:中国荷包鼓鼓德国纠结重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01:3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冯迪凡

  作为德国知名度最高的中国问题专家,德国外交政策协会负责人桑德施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此前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日程安排:德国议会议员想和他讨论拉丁美洲。

  虽然觉得议题过于跨界,再三确认后,桑德施耐德还是应允了这项讨论。见面之后,几名德国议员刚一落座,就劈头而问:“为什么我们去拉丁美洲国家的酒店里,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商人?他们想要干什么?”

  这几乎可以作为德国公众近年来对中国印象的一幅白描:疑惑不解中,带着一丝恐惧,却又好奇中国的财富走向,“无处不纠结”。

  原因不言自明。“欧洲,时不时会就中国进行一场辩论——中国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系列数字,人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不理解这意味着什么。”桑德施耐德表示,“一个经济上如此成功的国家,但是并没有沿着西方民主化进程的道路发展,这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让欧洲人更为郁闷的是,尽管对当代中国的认识还保留着后冷战思维,但一场历时两年还望不到头的欧债危机,却让急于构筑“防火墙”的欧洲政客不得不调头东望,盯上了中国的高额外储和亟待激发的内需。

  任内第五次访华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正是带着这种期待和诉求而来。3天内,默克尔的行程更多是在寻求中国对德投资以及出手参与欧债危机救赎。

  纠结之一:你不知道中国有多重要

  深陷欧债危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颁布了更加严格的财政预算政策:“债务刹车”在2011年正式成为德国宪法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到2016年,德国联邦政府需要将其结构性赤字,从目前的700亿欧元削减至100亿欧元,这同时意味着其结构性赤字将仅占德国GDP的0.35%。

  与此同时,德国各州需要在2020年前彻底消除其结构性赤字。在此背景下,德国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的招商引资机构变得更加积极。

  一名德国某州资深的国际事务处主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欧债危机以来,只要去南部汽车制造业地区和北部鲁尔地区看一看就知道,德国人越来越依靠中国人,只是德国公众还没意识到罢了。

  根据德国外交部的数据,目前中国大概有800家在德企业。据记者从中国驻德国经商处方面了解,中国企业的投资传统上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北部大汉堡地区(贸易、运输业),中部鲁尔区(中资公司主要集中在杜塞尔多夫、科隆等市)以及法兰克福及周边地区(银行、航空企业及商协会机构)。

  从投资行业来看,贸易、运输和银行服务是中国传统的投资行业,而中国企业赴德并购项目则集中在机械制造业,并以机床制造业为主,通信服务、新能源和环保领域则是近几年对德投资的新热点,如华为集团和中兴公司等著名企业在德设立了营销服务公司和研发机构。

  在这些地区中,不乏亲华派德国政治家,例如先前过世的杜塞尔多夫前任市长埃文,在1999年前后,就开始引进中国企业投资。在2000年至2008年间,中国在北威州的直接投资从1300万欧元增长至8200万欧元,这其中60%的企业是由中国公民个人投资的,40%的企业是隶属于国内公司的子公司。

  杜塞尔多夫市政府国际商业服务方面的负责人克拉克曾对本报表示,迄今为止,在北威州落户的中国企业已经接近700家。

  上述某州资深的国际事务处主管对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传统投资优先地区应该是大汉堡地区,然而由于北威州本身和杜塞尔多夫对华投资的强烈推介和支持,已经在前两年反超了汉堡。

  这样积极的招商结果是,在高福利高赤字的欧洲社会中,杜塞尔多夫市做到了财政零赤字。

  纠结之二:总是害怕窃密和盗版

  中方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批德企在华投资项目364个,同比增长20.1%,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德企在华投资项目6943个,德方实际投入171.8亿美元。

  与之相比,据中方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德非金融类投资总额达12.7亿美元,而德国政府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巨大潜力。

  根据2011年6月28日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签署的关于为双向投资提供便利的联合声明,中德双方特地设立了“投资咨询联络处”,以进一步促进中德投资合作,为在中德双向投资中遇到问题的两国企业提供咨询。

  不过,对于资金的渴望和对于知识产权(IPR)的担忧令不少德国企业裹足不前。斯图加特一名同中国进行贸易近30年的国际部主管对记者表示,跟30年前不同的是,在近几年,中国企业要求参观德国企业时,她有时竟然无法安排参观。

  “这其中,德国企业的顾虑就同参观之后的商业窃取和盗版有关。”上述国际部主管对记者表示。事实上,上述主题也成为德国媒体近年来重点报道的内容之一。

  为此,默克尔此行访华前,德国政府一方面在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投资在德国受到极度欢迎,我们将寻求、使用和赞赏中国投资。”而一方面,默克尔昨日在北京的一场演讲中也再次重申,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有所进展,应使得盗版德国产品的行为变得更加困难。

  纠结之三:无法回避的出口大户

  欧洲央行公布的1月月报显示,欧元区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其中欧元区经济外部动力不足,同时欧元区内需也受债务危机以及财政平衡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长乏力。

  作为欧元区成立后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在2008年欧债危机之前,德国的出口以对欧元区内出口为主,但自2010年以来,中德两国互为对方在本地区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目前,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德中双边贸易额为1318.69亿欧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德国进、出口各为725.53亿欧元和593.16亿欧元,增幅分别为3.68%和21.76%,德国逆差132.38亿欧元。

  德国《世界报》则在近日报道,德国企业对中国的依存度不断加大。根据德意志银行提供的数据,从德国企业所收获的营业额来源分析,来自中国部分占比为:西门子8%、拜耳9%、巴斯夫9.5%、戴姆勒10%、宝马14%。中国已成为大众、奥迪等巨头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

  根据德国工商总会(DIHK)最新预测,德国将于2012年向中国出口总值达850亿欧元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德国企业对华销售额预计将于今年超过其对美的销售额(德国工商总会预估为780亿欧元)。

  此次,默克尔携20多名德国经济界高管和众多中小企业主访华,并借此机会继续为德国企业争取两点:放宽对于合资企业的合资限制,以及在公共项目方面,外资企业需要有更好的准入环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