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解读默克尔访华:欧债危机是中国的战略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4 08: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2,欧元区会有怎样的表现?

  自2009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评级,欧债危机已走过了两年。面对欧债危机的加剧,欧盟及欧洲央行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这个计划在建立、实施中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2012,欧元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周弘:目前欧元区正在进一步紧缩财政、严明财政纪律。具体财政计划包括“财政契约”草案的签订,建立财政监督体系等,都意味着每个国家都要付出更多的责任。

  如今的欧洲已经意识到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对此,欧元区已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采取更多的共同行动,例如从2007年《里斯本条约》的签署,以及2009欧盟全部27个国家通过此条约,已为欧盟的机构改革铺平了道路。

  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扬欧洲的“Smart”(智库)传统,为本国以及欧元区提供更多的创新、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岗位。

  当下的问题是,长期“借新还旧”的“拖延模式”使得欧元区借不起钱,而不是没钱。政府没钱这是体制问题,不代表整个市场都没钱。而政治体制的缺陷、货币财政纪律不佳,以及外部评级机构、媒体长期的炒作与不理解,都是最终导致市场缺乏信心的原因。

  以此来看,即将到来的2012年将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欧洲经济的“关键之年”,是困难的、寻求机遇的一年。乐观估计,欧洲经济将在下半年触底,之后缓慢的恢复增长。

  霄云:2011年12月的达沃斯欧盟峰会上,欧元区就新财政联盟事宜达成一致——这一政策无疑是着眼于长期愿景,无助于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也改变不了欧元区经济陷深度衰退的局面。

  除此以外,如今所实施的财政节约计划,会进一步削弱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如果坚持财政节约计划,可以预期的是,希腊等国的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民众的抗议潮也难以平复。

  为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2011年12月21日,欧洲央行推出了为期三年的欧元“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然而欧元区银行业的行为再一次表明,市场对解决欧债危机明显信心不足。欧洲央行无疑又是一厢情愿。

  如今,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令欧元陷入了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市场信心崩溃:实体经济领域内,各跨国公司也开始纷纷为欧元解体准备后路;银行方面,随着欧元区债务危机的不断加剧,已经有银行开始为其解体在做实战准备;政府层面,英国财政部正制定应急计划,欧元区一旦解体,将实施政策限制资本进出英国,以保护当地经济。

  2012,欧元区恐怕真的要面临超渡。

  (责任编辑:袁志丽)

  

   中国需如何应对?

  中国政府一直持有“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最高层次表态,那么面对欧债危机的加剧,中国应抱有一种怎样的态度?中国可以和德国以及欧洲进行怎样的合作?

  周弘:此次默克尔对中国的访问将起到“展望未来”的作用。除了为欧洲恢复经济战略所需要的国际环境努力以外,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最终的关键还在于,中国市场是否能给欧洲时间,以及是否能够理解欧洲将要怎样走出困境。一定要明确的是,欧洲不是简单地依靠资金援助,炒作“中国援欧”的观念没有实际意义。

  同时,中国也应在应对欧债危机时,做出相应的战略判断。我认为中国完全可视其为战略机遇,充分认识到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现状,如果发现其中存在发展机会,就应毫无犹豫的出手。

  霄云: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2年出口对于中国GDP势必将做负贡献。由此来看,对于中国而言,2012年的新增长点应从自身出发,重视内需的增长。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刚刚参加完达沃斯峰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已于2月2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前,默克尔在德国政府网站发表视频讲话,把此次访华之行称为“双方紧密合作的新一步”。

  然而,继德国本土媒体纷纷表示“默克尔此次访华是希望中国把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入欧元区”之后,国内部分媒体立即对此类观点展开宣传。事实是否如此?如何看待默克尔此次访华的目的,中国又将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以及国际经济观察员霄云,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默克尔此次访华的目的究竟在于何处?

  此次访华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默克尔与德国在整个欧元区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她希望此次访华之行能够达成一个怎样的目标?

  周弘:就目前媒体报道而言,不论是国外媒体还是国内媒体,普遍操之过急。暂且先不谈“默克尔希望中国把超过3万亿美元的挽回储备投入欧元区”这一消息的确切来源,只从现实数据来看,截至2011年10月,欧元区的银行缺口还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中国的确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全部投入欧元区”则是无稽之谈。

  此次访华首先是以中德建交40年为背景;其次,继标普下调了欧元区9国评级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债务的信用级别之后,欧元区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默克尔需要一个适合欧元区恢复发展的外部环境。

  如今,亚洲已是世界经济真正的增长力,而中国是亚洲的龙头。想要尽快克服欧洲债务危机,默克尔非常需要中国了解——如今的欧洲是不需要救助的,即使有困难,也仅仅是个别国家。如果市场有足够的信心,欧洲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默克尔想要告诉中国,欧洲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与中国共赢的机会。

  霄云:默克尔此次在“高压背景”下访华着实不假,当下,包括德国媒体都普遍认为默克尔访华首要任务是经济,旨在赢得投资。面对欧元区的危机,不仅德国要出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都需要帮助欧洲一起解决危机,而政治问题也不再是首要问题。

  德国的态度很明显,在达沃斯会议致辞时就已表示:“我们不想在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上做出承诺。”外界更不应要求德国提供它无法实现的过度保障。于是,此次访华的目的正是获得中国的援助。并且还要使中国人明白,这不仅是帮助欧洲,也是在帮助中国自己。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