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朗危局:濒临失控的游戏(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5 07: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伊朗危局:濒临失控的游戏(图)

  美伊对峙

  

伊朗危局:濒临失控的游戏(图)

  2月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首都德黑兰发表讲话,称军事打击伊朗将伤害美国。

  

伊朗危局:濒临失控的游戏(图)

  1月1日,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海域,伊朗海军司令哈比布拉·萨亚里(前右)在一艘海军舰船上查看演习情况。

  

伊朗危局:濒临失控的游戏(图)

  1月22日,美国海军“亚伯拉罕·林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穿过霍尔木兹海峡,驶入海湾水域。 对此,美国军方发言人称,“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顺利”驶入霍尔木兹海峡,属“例行”行动。

  

伊朗危局:濒临失控的游戏(图)

  伊朗抽刀“断油” 卡格尔漫画

  美防长帕内塔2日表示,以色列极有可能于今年4月攻击伊朗。名为“深度兵团”的以色列特种部队被传潜入伊朗,针对伊朗核项目开展破坏活动。笼罩在海湾上空的战争阴霾似乎越来越近。

  从伊朗最近频繁军演,到美国航母出没海湾;从美、英、以色列表示不放弃军事选择,到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从欧美对伊朗石油禁运,到伊朗表示提前中止向欧供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和伊朗的对立日益加剧。双方正在玩一种介于战争与和平的危险游戏。在美国看来,美国力量受到挑战;而在伊朗领导人看来,伊朗被逼至墙角;在以色列看来,以色列日趋危险。

  很显然,突如其来的挑衅与误判都可以引发战争。用德国《南德意志报》的话来说: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战争都可能爆发。由于伊朗的地缘位置与“世界油管”的特殊地位,当今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忽视伊朗问题的严重性。

  本报讯 目前,美伊双方似乎都在把局势往战争方向推移,离爆发一场新的海湾战争看上去只需要一点火星。

  英美航母

  频频“转战”海湾

  去年12月24日,伊朗开始举行10天的大型军演。演习期间,美国“斯坦尼斯”号航母高调穿过霍尔木兹海峡。今年1月11日,美国海军第二艘航母“卡尔·文森”号、第三艘航母“林肯”号先后奔赴海湾地区。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海军最大、最先进的“勇敢”号驱逐舰1月11日前往海湾执行任务。针对美英挑衅,伊朗宣布2月还将在霍尔木兹海峡进行新一轮军演。

  此外,美军还打算把“庞斯”号两栖运输舰改造成海上移动基地,短时间内派遣至中东海域,作为特种部队发起行动的平台。“庞斯”号改造项目的合同文件显示,移动基地将用于支援反水雷行动。

  此外,美国军方正着手改良钻地炸弹,以便一旦决定对伊朗动武,更有效地打击伊地下核设施。《华尔街日报》1月28日报道,初步测试结果显示,按现有设计,这种炸弹无法摧毁伊方地下设施,原因是这些设施有额外加固。美防长帕内塔1月26日表示,美方正改良钻地弹,距研制完成“颇近”,“我相信,我们不久将会具备那种能力”。

  对于美国来说,伊朗方面自然也不可小觑。按照以色列军事情报机构负责人阿维夫·科哈维2日的说法,伊朗所有的浓缩铀足以制造4枚原子弹,如果伊朗有意,可能需要大约一年制造出核弹。此外,伊朗将展示一款高性能国产无人机。

  美伊双方

  “秘密战”趋升温

  就在1月11日美国第二艘航母“卡尔·文森”号抵达阿拉伯海的当天,伊朗一名核专家被炸死。伊朗科学家这次遭暗杀,已是两年来的第5位。在《纽约时报》看来,伊朗核专家被暗杀只是一个最新例子,表明美国针对伊朗的秘密战升温。

  分析称,这明显是在利用“肉体消灭科学家”的方式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美以与暗杀脱不了干系。一些分析说,美国和以色列可能正在挑逗伊朗,逼伊朗打响第一枪,这样他们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开战。

  与此同时,伊朗的秘密战也在进行。西方官员说,过去一年内,隶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活动显著增加。他们说,这表明伊朗在部署部队,能够在伊朗一旦遇袭时对西方和以色列目标发动报复性袭击。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2日也表示,一些伊朗高层更倾向于在美国境内发动袭击,以应对美国对伊朗威胁。他列举了去年秋天伊朗涉嫌暗杀沙特驻华盛顿大使的阴谋。克拉珀说,暗杀阴谋“表明一些伊朗官员——或许包括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经改变了想法,他们现在更倾向于在美国发动袭击,以应对威胁伊朗的美国行动”。

  博弈石油

  “交战”海峡封锁

  为了逼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美欧近期先后宣布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随后,日韩等亚洲国家迫于美国压力,表示将逐渐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

  石油收入占伊朗全部外汇收入的85%以上,因此美欧相继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意味着伊朗本已十分艰难的经济将遭受更严重的打击。由于伊朗众多物资都要从国外进口,随着里亚尔币值的暴跌,伊朗物价和资产价格将出现快速上涨,国内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美欧制裁,在伊朗投资的外国公司面临严重资金进出问题,纷纷削减在伊朗业务。

  美国用阻止石油出口遏制伊朗,伊朗则用封锁霍尔木兹反制美国。伊朗海军司令声称,封锁该海峡“比喝杯水还容易”,伊政府也表示“如果西方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那么一滴油也别想运出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的威胁是一次机会。”美国费城新闻网1月19日的评论显得颇为新鲜。文章称,伊朗如果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不仅是反西方,而是反整个世界。

  这篇评论称:“只要伊朗鱼雷击中该水域的第一艘油轮,伊朗就等于对世界经济犯下战争罪,国际社会与美国将采取军事行动解放霍尔木兹海峡。”

  (责任编辑:刘阳禾)

  

  媒体热议:战争倒计时开始

  位于伦敦的泛阿拉伯媒体《生活报》认为“战争倒计时开始”,伊朗领导层已做出最后决定,涉及多个战线,口号是“与他们同归于尽”。美国领导层也作出最终决定:如果伊朗想要战争,那么奉陪。奥巴马寻求连任,也不愿意在伊朗威胁时软弱。“战争各方已做出最终决定,该地区各国的老百姓别无选择,只能储存糖、米和面粉,等着最坏情况”。

  以色列《国土报》1月20日说,西方分析认为,由于冬季伊朗上空的云层影响对核设施的有效轰炸,因此至少得等到3月才具备轰炸伊朗的天气条件。俄媒体认为,由于美国从来不愿大选期间发动战争,因此美国极可能3~4月初发动战争。

  以色列“第七频道”新闻网“设想对伊战争”时相对乐观,认为可能只是一场“六日战争”,伊朗会在6天战争中垮台,还列举了战争场景——第一天,战斗打响;第二天,伊朗革命卫队总部、军营以及政治和军方高层领导统统成为打击目标;第三天,伊朗核设施成为打击对象;第四天,伊朗人走上德黑兰街头;第五天,联合国竭力促成以色列与真主党停火;第六天,伊朗全面起义;第七天,太阳照常升起,这是新的一天。

  危局逼迫各国摊牌

  本报讯 在美国的压力下,似乎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在美伊之间做选择。美国学者斯奈德1月17日撰文称,“世界主要大国正准备中东摊牌”。出于自身的战略考虑,俄罗斯给西方“戴上了一副手铐”:不支持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不接受任何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俄罗斯:

  制定多套“战争预案”

  俄外长拉夫罗夫1月18日称,将“尽全力防止针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他警告称,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对核不扩散毫无用处,制裁者只是借此“扼杀伊朗经济,挑起伊朗国内不满”。

  曾被认为是伊朗靠山的俄罗斯,也在忙着防战火殃及自身。据俄《独立报》1月16日称,针对美以随时会对伊朗动武的危机,俄军总参谋部已开始制定“高加索-2012”大规模首长司令部战略演习计划,该演习计划于9月份进行。

  俄军事专家认为,俄军演习计划有两个目的:一是针对美国及其盟国可能对伊朗发动战争;二是预演应对在地中海及外高加索爆发全面军事冲突的局面。《独立报》称,不排除在伊朗发生战争时,俄罗斯向伊朗提供军事援助的可能性,至少可以在军事技术装备领域向伊朗提供援助。

  用油国:

  “头疼”替代石油来源

  面对制裁伊朗,美国的盟国都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推诿。

  欧盟首先变卦,说制裁不得不推迟6个月,因为欧洲无法承受高油价之困;日本称,会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并得到盖特纳的肯定,但日本首相野田及多名内阁成员都指出,类似声音非日本政府的统一意见;韩国方面称,参与美国主导的对伊制裁,但尚未决定如何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他还否认关于韩国将减半进口伊石油的传言。

  土耳其几乎一口回绝了美国制裁伊朗的要求;而印度内阁一位高级部长公然表示,印度会继续与伊朗的石油交易,印度没有理由争取美国制裁伊朗方面的禁运豁免。

  最新消息是,印度和伊朗已经约定通过一家印度银行以卢比结算两国45%的原油贸易。

   打掉伊朗 美可拓战略空间

  伊朗身边,正是里海地处欧亚之间的结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美国对此一直虎视眈眈。对俄罗斯说,确保自己的后院——中亚不被美国进一步渗透,是其一贯的重点。而对美国来说,对伊朗长期制裁、保持乱而不战的对峙局面,实则有利于美国拓展自己的战略空间。

  目前,俄罗斯承受了巨大的战略压力,一旦伊朗这个桥头堡被美国占领,其顺理成章就可将那条南端支撑点在土耳其的新月弧形线延伸到中亚。

  中国现代国关院专家田文林认为,避免美伊博弈走上战争解决轨道,关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切身利益。以往伊核危机屡屡升温,但最终有惊无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俄联合扮演的“灭火器”角色。

  这次伊朗核危机日趋激化,俄罗斯从地缘政治考虑,已明确表明了自己反战和反制裁的态度,但不能指望单靠俄罗斯制止局势恶化。事实上,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如果伊朗核危机失控导致油价暴涨,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国,仍然可以大获其利。如果伊朗核危机失控,中国将面临双重损失。

  田文林认为,从地缘角度看,美国加紧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构成威胁;从经济角度看,伊朗局势关系到中国能源安全,因为伊朗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特定地位。

  (责任编辑:刘阳禾)

  

   记者观察

  危险游戏失控

  恐怕谁都无法承受

  从全球视野看,伊核问题涉及大国关系、权力转移、国际道义等多种因素,伊朗核问题已成为测量当前国际政治真实状况的标杆事件,最终走向如何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

  种种迹象表明,自冷战结束后,美国谋求单极霸权的图谋日趋明显,而“中间地带”成为美国争夺重点。在中东地区,美国对该地区反美国家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伊拉克、利比亚已先后被解决,叙利亚也处在“正在进行时”,而伊朗则很可能是下一个目标。而美国如果真控制了号称“世界油库”的中东,世界格局无疑将加速向单极化发展,其他各国能源供应命脉将更多控制在美国手中。

  这些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抓住伊朗不放,实际是因为伊朗作为反美国家崛起势头明显。核问题正好为美国不断敲打伊朗提供了绝佳借口。从美国角度看,无论是外交孤立、经济制裁、武力恐吓乃至策反和暗杀伊朗核科学家,都是要全方位削弱伊朗的国家行动能力,为未来可能进行的军事打击进行必要铺垫。

  不过,伊拉克战场“收获”的巨大教训,却让奥巴马政府不敢轻举妄动。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也将因制裁伊朗遭更大损失。多年来,由于美国与伊朗关系紧张,美国一直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美国也不从伊朗进口石油。但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经济也无法逃避油价飙升带来的不利影响,高企的油价无疑将对美国经济复苏构成新的困难并迟滞复苏步伐。

  此外,美国的欧洲盟国并不很支持对伊朗军事打击。欧盟一直是伊朗石油的主要进口者之一,目前进口约占伊朗石油出口的20%。如果欧盟国家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供应紧缺将对它们困难的经济造成新的不利影响。

  好在,一些积极信号正显露。伊朗外长萨利希1日表示,他希望新一轮核谈判能于近期重启。同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宣布,机构代表将于本月21日至22日在德黑兰再次就核问题与伊朗举行会谈。在当前伊朗与西方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这些信号都值得关注。

  背景资料

  美国与伊朗

  那些年,那些恩怨……

  虽然伊朗如今是美国眼中的“邪恶轴心”。然而,从艾森豪威尔到卡特,美国总统都曾把伊朗视作美国的亲密朋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发生后,美国马上开始制裁伊朗,持续了30年。

  曾经有蜜月期

  自诩“民主卫士”的美国曾经长期鼎力支持巴列维王朝。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与英国结盟并得到美国援助的苏联,将伊朗视为保障侧翼安全和接受外援的重要通道。于是,苏英同时出兵,分别占领了伊朗北部和南部地区。亲德的老巴列维被迫传位于儿子礼萨·巴列维,出国流亡。

  二战后,巴列维开始同苏联敌对。在巴列维眼中,财大气粗的美国才能支持他维持王权统治。二战期间,伊朗是美、英向苏联运送物资的重要战略通道,美国就趁机以修建道路、港口为名,派出工程部队和专家入伊。

  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都礼貌地拜会了年轻的巴列维国王,罗斯福最受欢迎。于是,巴列维决定向美国请求经济援助,并聘请美国顾问管理财政。

  二战后,由美国提供武器援助,巴列维“御驾亲征”,击溃了苏联支持的北方政权,并于1947年初完成了对全国的控制。在世界范围出现“冷战”的形势下,伊朗完全站在以美国为首的一边,直至1979年巴列维垮台前,伊朗一直是白宫的“铁杆”盟友。

   从密友到敌人

  1979年霍梅尼振臂一呼,王朝在繁荣极盛时崩溃。

  伊朗新政权建立后,采取了“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政策,清除西方影响成为其加强自身信仰的一部分。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作为人质,强迫美国政府引渡流亡的巴列维国王。人质事件发生后,美伊1980年4月断交。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美国态度微妙:当伊朗招架困难时,里根政府曾秘密允许通过第三方间接向伊朗军队输入美制武器的零配件,为此,还闹出“伊朗门”丑闻。进入1987年后,伊拉克支撑战争已感吃力,美国又出动海军到波斯湾暗中支持萨达姆一方。伊朗政府两面受敌,不得不同意停战。

  2001年“9·11”后,美国对伊政策日趋强硬。布什政府把伊朗列入“邪恶轴心”。在全球能源紧张加剧的情况下,伊朗与美国战略利益的矛盾更加深化。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