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业暴利超过烟草石油之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孙瑞灼

  在经历去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受到外部出口需求减少和内部通胀压力的影响,实体经济经营出现困难。而与此相反的是,银行业却独善其身,去年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从已经公布业绩的几家上市银行来看,他们的利润增长都在40%-50%,成为是中国银行业最赚钱的一年。

  银行业如此高的利润究竟是好是坏?这值得我们深思。在我看来,这并非一件好事。银行业的暴利是以侵蚀实体经济利润为前提。据悉,存贷款利差是银行主要经营收入,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银行的营业收入当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而这存贷款利差正是实体企业为银行业做的贡献。存贷款利差越大,银行业的利润就越高,而企业的成本和负担也就越大。可以说,银行业的暴利是建立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沉重负担的基础上的。在银行业获取高额暴利的同时,倒下的是一大批不堪重负的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银行业和实体经济一个利厚一个利薄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按照这个状况,估计201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会超过1万亿元,人均利润超过50万元。相比之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但这些企业有8700多万人,人均利润不到4万元。除去个人所得税,人均净利润不过3万元,以此计算,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

  银行业的暴利是以不断增加的收费项目为前提。近年来,国内银行利用其优势地位,巧立了多少类似查询费、年费、账户管理费等的收费项目。在收费价格上也是想涨就涨。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领衔撰写的《银行卡收费不当问题调查研究》报告透露,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至10倍。

  银行业的利润决不是越高越好。国家在适当降低存贷款利差的同时,应当加强对银行业的税收监管,对银行业的暴利进行征税。同时,银行业在利润大幅上涨的同时,服务何时也能跟上?还有一些不合理的收费能否取消,让利于民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